美文网首页
吃着母亲的谚语长大

吃着母亲的谚语长大

作者: 惊鸿燕音 | 来源:发表于2018-05-05 16:18 被阅读0次
吃着母亲的谚语长大

    母亲是女孩,地主家,母亲曾念过私塾,相当于现在的初中文化程度,但子女们印象最深的却是母亲烧的一手好饭菜和他关于吃的谚语。

    80年代中期。我稍懂事了,那时家境贫寒。母亲既背着地主成分的包袱,又面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让我们姊妹几个吃饱,吃好,长大,这些变成了她整天揪心的课题。因为面少,饭总是煮得很稀,我们不爱吃,母亲就告诉我们,“稀粥烂饭不伤人。”并幽默的说,“吃稀饭要搅走,溜路要跑。”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有时候饭不太纯净,母亲便解释说,“吃米带点糠,一家老小都安康。”在我的印象中,煮黄豆,玉米,土豆红薯,玉米面等,我们很多时候都当主餐吃,如要抗议,母亲便教训我们“吃粗粮长得快,吃全杂粮不生病。”有时还差一点饭,就说“吃饭少几口,活到99”的叮咛,便自然的想在我们耳边,那时我不知道这究竟是一种养生的秘诀,还是无奈的解嘲。

      母亲特别偏爱萝卜,挂在他嘴上的总是“吃了萝卜菜,啥病啥病都不害。”萝卜鸡蛋菜又当饭,母亲煮的汤特别鲜美,“吃饭多喝汤,老了不受伤,”“吃肉不如喝腥汤,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关于汤的好处,母亲随口就说出一大摞。

    90年代末,我外出求学,母亲说“吃饭要细嚼慢咽,学习要细钻细研。”教会,伴随我取得一次,又一次优异的成绩。

    参加工作后,我只要闭上眼睛,脑海中总是浮现母亲的笑容,他的“吃菜吃心儿,听话听音儿”、“吃饭,先尝一尝,做事先想一想”,使我成熟;他的“吃人手口短,拿人手短”,教我正直;他的“吃豆腐报肉账”,使我警醒,他的“吃饭要让,干活要抢”催我进去,遇到挫折,只要想起母亲“吃亏不算傻,让人不算矮”,“吃过黄连不知苦事,非经过不知难”,我变豁达了。

    当我成家,母亲告诫我,“吃不穷,穿不群,不会打算一世群”,当我有了孩子,母亲又告诉我,“吃饭穿衣着家底”,和和丈夫赌气的时候,母亲,又说,“吃着盐和米就得讲情理”的话语,如和煦的春风,便在我的心头悄悄泛起。

    岁月匆匆,吃着母亲的谚语长大,立业,而今我的孩子也已渐渐懂事了,遥想母亲现在也许不会想到他曾经说过的那些有关吃的谚语,他的,外孙们也已经开始领会了。

相关文章

  • 吃着母亲的谚语长大

    母亲是女孩,地主家,母亲曾念过私塾,相当于现在的初中文化程度,但子女们印象最深的却是母亲烧的一手好饭菜和他关于...

  • 吃着吃着就长大了

    看着Q宝津津有味的吃着棉花糖,我突然就想起以前看的一本由日本女作家写的书——《窗边的小豆豆》,作者把她小时候的点滴...

  • 母亲的慨叹——母亲的谚语

    我和哥哥正在议论意大利的疫情。意大利的疫情让人感到很是“难心人”。母亲在一旁慨叹道:“这是在'剔人苗儿’哩么?!”...

  • 母亲的教诲——母亲的谚语

    平时,母亲常对我们说:“制度再严咱不犯!”这句话真是太在理了!单位的规章制度无论怎么严苛,咱自己不去触犯,与咱自己...

  • 缺水——母亲的谚语

    去年春天,我们一家人驱车前往近郊游玩。当途经诸葛这个地方时,母亲记起多年前此地非常缺水,那时人们吃水得用扁担担水,...

  • 种地——母亲的谚语

    家人们驱车出去游玩。看到以前的庄稼地现在成了树林,母亲就想起了一句俗谚:“远地不发家,近地受糟蹋。”母亲解释着,这...

  • 谜语——母亲的谚语

    1. 谜面: 红公鸡, 绿尾巴, 一扎扎到地底下。 ——谜底:胡萝卜 2. 谜面: 四四方方一座城, 鸡不叫它就明...

  • 其它——母亲的谚语

    1. 父母谚语 那年父亲患痛风病卧床,哥哥给他端来杯开水,让他漱口。父亲漱了口以后,顺便把漱口水也咽了下去。哥哥嗔...

  • 拜节——母亲的谚语

    大年初二我和姐姐回家团聚。晚上姐姐离家远,先回去。姐姐刚走后,母亲忽又想起一句风俗:“拜节不得歇(拜节不过夜)!”...

  • 母亲与谚语

    傍晚,落日的余晖把云彩和整个天空染成了一片通红。我们正欣赏着这美丽的自然景观,这时母亲走过来说: " 没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吃着母亲的谚语长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ce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