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的很多,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说起,人在这个社会,不管你愿不愿意,总是处在一定的竞争之中,比如读书期间,最明显的竞争就是同班、同校、同市、同省甚至全国竞争,上班以后,貌似竞争不那么激烈,可能就是你身边的那几个人,但是细思极恐,和你同行业同岗位的人都是你的竞争者,哪些正在通过应聘同岗位的陌生人也是你的竞争者,读书时候的竞争是发展方面的竞争,工作之后的竞争是生存方面的竞争,相比来说生存是人的本能,所以竞争更为激烈,于是就有了江湖险恶的传说。
这几天朋友圈广泛转发“中兴程序员坠楼事件”,刚开始看难免会让我增加一些不安忧虑感,但是通过最近私塾里学习的几本书,隐性给了我一些支撑力量:1、竞争无处不在,只有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的成长跑赢公司的增长,你才不至于会被淘汰;2、被劝退辞职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短期内突然发生的事情,忽视灰犀牛事件,常常回付出惨痛的代价,但灰犀牛事件本身并不一定是负面,因为如果正视它,它的信号也会为你所用;3、一个人职业生涯前期发展好,并不代表你能力过人、本事出众,可能只是你所处的行业属于蓬勃发展期或者是享受到了公司扩张发展带来的红利,有远见的人会优势积累,成为风口的一头猪,而平庸的人却会停滞不前,安然享受与自己能力不太匹配的待遇;4、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你的死亡除了在家人之间产生一次雪崩式的灾难,对于社会来说,无异于是一颗小石子投入汪洋大海,激不起任何浪花,真是轻如鸿毛。
之所以有这么多感触,其实也是反映了我自己的一些现状和焦虑,透露出自己在职业生涯前期的失败历程,也自我掂量了一下自己的竞争力,不寒而栗,必须提升自己,才能避免出局。
写到这里,想到书中提到的一句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层层倒推:现有想法——>思维意识——>认知格局——>竞争能力。如果我以不出局为目标,最好的结果也是不出局,最坏的结果就是出局。那么我该怎么避免这一灰犀牛事件呢?
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与自己的性格爱好、现阶段能力、目标相匹配,并给出一个时间期限,目标的制定要符合SMART原则。
自己是唯一完全归属自我的有效资源,弄清自己的优劣势、外部环境的风险和潜在竞争者,为实现自己的小目标进行跟踪持续管理,一个目标实现之后,再制定下一步的目标,国家都有五年发展规划,何况个人呢?至少可以制定一个五个月或一年的规划.......写到这里想到读书的时候或者上班的时候总是想获得老师或领导比别的同事更多的宠爱和关注,甚至会为某种忽视伤心,忽然觉得以前那么幼稚,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终归还是要集中到个人实力上才算数的,外界的标签随时都可以被摘掉,专心成长,借势成长,提高自身竞争力,是个人立于竞争场的硬道理。
�P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