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透了人性的苍凉底色
从某种意义上说,包法利夫人就是福楼拜自己:艾玛用想象的爱情逃避现实的疾苦,福楼拜则用精雕细琢的小说抗衡着庸俗的社会。这种现实的“庸俗”,反映在了书中每个角色身上,让它成为一部跟人性有关的大百科全书。可以说,福楼拜把“人”写透了、写薄了。
艾玛以一个乡村少女的身份出现在我们面前。乡间生活是压抑无趣的,但这挡不住艾玛的浪漫情调。她喜欢教堂是因为喜欢外面的花卉,喜欢音乐是因为些你情我爱的歌词,喜欢文学是因为里面的浪漫和刺激。她是虚荣的,不安分的,这种生活本身就隐藏着种种的危险。
艾玛的丈夫夏尔-包法利刚好相反,他只想过安稳日子,性格懦弱、无趣。他甚至不敢向女孩求亲,只能向艾玛的父亲吐露心思。按照岳父的吩咐,他在农庄的路上等着,眼巴巴地看艾玛的窗子是否会打开 。窗子开了,艾玛同意了求婚,两人的命运在这瞬间就决定了。
婚后,两人的确过了一段平稳幸福的生活。但这种安稳中也隐藏着危机,因为两人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夏尔深深地爱着妻子,小说原文这样写道:“对夏尔来说,世界再大也大不过艾玛的一条丝绸衬裙。”但艾玛的爱远没有这样炽烈,这种不对等也成为危机孕育的土壤。
于是艾玛整日乘坐马车,往返于繁荣都市和小镇之间。她的堕落轨迹也像这辆马车,不急不徐地来往于家庭和情人的怀抱之间。这两个情人就是莱昂和罗多尔夫。如果说包法利先生是艾玛生命中的站台,荒凉而乏味,那她感情生活中的这两个过客却是生机勃勃、充满诱惑。
莱昂是一个律师事务所的实习生,见识广博、举止文明。艾玛主动点燃了他情感的烈火,但就在两人间那层窗户纸将被捅破之际,莱昂的母亲出现了,逼迫儿子去了另外的城市。艾玛的满腔柔情,变成了断了线的风筝,落在了地上;但这反而激起她更大更强烈的飞的欲望。
就在这个时候,花花公子罗多尔夫出现了。艾玛明明知道他不靠谱,但还是像飞蛾扑火般扑向危险的情感游戏。所以说欺骗并不存在,存在的是悲剧性的欲望,以及悲剧性的命运。艾玛知道自己在玩火自焚,她也在欲望与残存的道德感之间挣扎,越陷越深。
很快,罗多尔夫玩腻了,想要退出;但艾玛却只想与他私奔。此时莱昂回来了,他不再是那个青涩单纯的小男生,而是变成了一个见过世面、知道如何与女子玩感情的男人。艾玛把他当作汪洋大海里的救生圈,但她疯狂如猛虎的爱意吓坏了莱昂,谁愿意被一头猛虎追逐呢?
为了爱情,爱玛欠下高利贷,最后不得不吞砒霜自尽;紧接着夏尔-包法利也追随她而去。外人看来,他是一位纵容妻子的好丈夫;但在艾玛看来,丈夫的目光就像鞭子一样抽打着自己。夏尔临死前,手里抓着艾玛一绺头发。他抓的是爱,也可以说是自己的财产。
福楼拜让我们看到,一棵寻常的人性之树,是如何开出了不寻常的恶之花!艾玛有些小缺陷:浪漫、虚荣、自私、叛逆、不甘平庸,可谁敢说自己不是这样的呢?这样的小缺陷本不应致命,但最终却化为了血淋淋的杀人刀!今天我们再回头看,艾玛的悲剧不是还在上演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