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熟悉而陌生的乡土故乡

熟悉而陌生的乡土故乡

作者: 盛怡Mallika | 来源:发表于2020-04-23 16:58 被阅读0次

    这本书买了好几年,一直被冷落在书架。这周只想选一本薄一点的书便看到了它,没想到,读一遍竟然意犹未尽。全书语言朴素又不失风趣,完全不像一本专业的学术著作。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乡土社会,总是跃然纸上,不禁莞尔一笑。

    按理说,我是土身土长的乡土人,生于晋西北贫瘠的黄土高原,长于斯,十八岁考大学才算走出县城。然而我对我的故乡是模糊的,甚至是讨厌的。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基于乡土社会的“土”,我没有和土的亲近。因为父母都是城镇户口,虽然生长在农村,但是我没有与土地亲密接触的经历,再加之家里直系的亲戚(父系和母系都是)少,在地域上也没有固定的归属,所没有参加过任何集体性活动,所以我一直无法理解故乡的很多“规矩”。在地域上看似如此,在文化上,我却无可避免地被它所浸润、教化,成为本能。

    比如,要面子,守规矩,这是我决定事情的最优原则,无需思考。学心理学的时候,我把此简单归于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结果,现在看来,这是如同空气一样的整体生活环境的影响。

    在乡土社会,“新闻”是稀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意思。在都市社会里有名人,乡土社会里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这种社会用不上常态曲线,而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套。

    工作之后我依然信奉只要我规规矩矩、认认真真干了自己的工作,就会得到我应该得到的回报。这在乡土社会,是行之有效的法则。你会得到好的名声,得到大家的信任,从而有更多的机会。但是在现代社会,没有什么是应该的,大家都在充分展示以博得眼球,这才是人才,“出名要趁早”才是真理!

    N个圈与一捆柴

    西方社会的格局是团体格局,像一捆捆好的柴。每个人的权利都是平等的,界限也是清楚的。我们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波纹,一圈一圈推出去,越推越远。作者称这样格局为差序格局。这个格局最重要的特征首先是以“己”为中心,第二是可以自由伸缩。

    以“己”为中心,首先不是个人主义,是自我主义。个人主义强调平等观念,而我们的传统思想是没有这个概念的。自我主义是“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自己家里必须打扫干净,但是家门外面公共的地方就可以随意乱扔垃圾,随意侵占公共资源。常见公共交通的司机大骂:“你们这些人怎么一点公德心都没有,乱扔垃圾,要扔,扔到窗户外面去!”随地大小便、吐痰、大声喧哗,任意拿走公用的纸巾等等大概都属于这种,反正不是自己家的,能占多少便宜算多少。

    甚至我们还可以“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你说这是思么?好像为家为国都是公呀,公和私是没有明确的标准。

    我见过不少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且代他讳隐。更甚的,他还可以向父亲要贪污得来的钱,同时骂别人贪污。等到自己贪污时,还可以“能干”两字来自解。这在差序社会里可以不觉得是矛盾,因为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请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

    再说这个可伸缩的圈子。

    在我的老家,行礼是个很重要的事。从小孩出生到过满月、过三周岁、十二周岁、结婚,父母岳父母去世、三周年、合葬------不是在行礼,就是在行礼的路上,礼金少则500,多则上万,这得看关系而定。有势力的人家做一回宴席,可能要邀请几百上千人,穷苦人家可能就是直系亲戚与比邻的两三家邻居。

    我对这样的事情一直比较排斥,拖拖拉拉个把月,实在是劳心劳力。

    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在我们社会里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间抢着回账,意思是要对方欠自己一笔人情,像是投一笔资。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相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

    即便是我拒绝大的宴席,小的聚会主导我的依然是这种“不欠人情”,殊不知这背后是同一道理,需要得到朋友的认同,社群的认同。

    家庭的主轴

    现在城市家庭的核心基本是围绕着孩子转,父母管学习,四个老人轮流管后勤,上了小学以后更是7*24小时安排的满满的。等到青春期,很多孩子厌学,抑郁,咨询多方专家最后把原因归结到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什么问题?夫妻关系才是家庭关系里的第一要务,亲子是第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着孩子的面夫妇畅聊,表达亲密,想想都觉得不好意思。在乡土社会,主轴是父子,是父系,夫妻都是配轴。

    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主轴是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然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我所知道的乡下夫妇大多是“用不着多说话的”,“实在没有什么话可说的”。一早起各忙着各人的事,没有功夫说闲话。出了门各做各的。男子汉如果守着老婆,没出息。有事在外,没事也在外。茶馆,烟铺,甚至街头巷口,是男子们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场所。在那些地方,大家有说有笑,热热闹闹的。回到家,夫妇间合作顺利,各人好好地按着应做的事各做各的。做得好,没事,也没话;合作得不对劲,闹一场,动手动脚,说不上亲热。

    丧偶式育儿也找到了根源。

    原来,我们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叔伯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这种把家当成事业的传统,也形成了中国传统实用主义的精神。结婚找对象、找工作无不以实用为最大理由,因为这种实用,也让我们更安于现世,对切身生活之外都没有太大兴趣。

    乡土社会最需要的是稳定,不需要创新,也不需要激情,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像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

    如果要维持稳定的社会关系,就得避免感情的激动。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示。

    依现代文化来看,男女间感情激动的发达已使生育事业摇摇欲坠。

    人治?法治?礼治?

    人治是以人的权力为核心,凭一己之好恶来评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治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所以两者的区别是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以及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这两种治理方式都不符合乡土社会。乡土社会是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代代如是,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化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

    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人服礼是主动的。

    礼治不易个人好恶为标准,礼治靠的是传统,是稳定,社会变化太快就不适合礼治。

    我与爱人分享关于婚姻的判断,与朋友分享我们熟悉的故乡礼俗,我们都哈哈大笑,书中的描述实在是太经典了。原来老公的不善言辞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性格,原来我讨厌的各种礼俗并不仅仅发生在我的故乡,他们是一套标准发生在中国广袤的每一寸土地上,那就是我们称之为文化的表现。我们带着这种文化深深的烙印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同时用两套标准来衡量和维持秩序(该浪漫时浪漫该听话时听话),我们有那么多的纠结(关系还是规则),却又有那么多的向往(生活在一个自由平等的社会,有很多权利)。在国学经典热的当前,白老师阿老师多次在公开场合指出儒家经典有很多糟粕的地方是不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我始终不太清楚那是什么。这本书至少让我明白了一点点: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高速变化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习建立的是现代公民意识,我们拥有自由权利,我们是有尊严、有价值的人,我们敢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和价值,法律保障我们的权利,我们也对国家和社会有责任。我想这也是他们一直在呼吁的语文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熟悉而陌生的乡土故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ei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