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住这是第几个21天,但确实让我养成了写作的习惯。没有做到天天,更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写作,但随意的写1000字没有问题。更在上一次写作停下的时候,解决了思想上的问题,使写作更加随心。
这次除了命题作文之外,我写得更多的就是摘录。所以很多的文字并不是我的,从原创的角度,我算是挑战失败。中间有一天,因为实在太累,让自己休息了一天。可我并没有觉得特别遗憾,写的目的是希望继续写,读的目的是希望继续读,学的目的是希望继续学,21天的写作习惯,我觉得还好。
这21天内,发生了很多事,在我重新看21天文字的时候,觉得有些事还是值得写下一笔:
本学期第一次走进任教4个班的教室,均收获到孩子发自内心的愉快迎接,课堂上的满足感与轻松感充斥着我的每一个细胞。
我的短发算是成功转型,我的不喜欢不代表他人觉得不好,再次感叹:我喜欢的并不一定是最适合我的。
学校经历了2月21日开始的紧急防疫,到现在已经一个月了,有过紧迫感,觉得这些事必须做,而且要做好。但算不上紧张,因为有强大的团队。在最开始的一个星期,晚上11点过来过学校,晚上2点过被电话吵醒等,外界远比我们更加紧张。我觉得自己特别淡定与从容,遗憾的是儿子不能按时返校,晚了三周才去。
在这一个月内,我们的教研活动继续开展,核心团队的老师都在学校继续上班,使得磨课活动没有耽误下来。在区级教研完成的那一刻,我与同事们都高呼:耶!要知道,那不是一课的研磨,是一个单元,至少四个课时的反复研究。团队的老师们强大到:周天上午提出改进意见,周一上午稿子与PPT已经都拿出来了。今天,我们在区级教研完成后,都还在继续进行这个单元的研磨。
区级的教研会上,数学关于评价的研讨面向全区进行了推广;学校关于评价,因特色突出而增加名额;学校被推荐成为成都市作业研究实验基地校。
3月19日,学校的周末托管开始了,经历了前面两个星期的准备,终于开班了。每个老师有一份名单,每个班有两个老师,每个班有一个班牌,每个老师都有名册及管理岗位职责,每个行政有一份完整的相关流程与注意事项、名单等。顺利的背后,是团队的辛苦劳作,特别是婷与周,做教务真的累且杂,想做事的,得往教务走一趟。
接下来的无数个21天,将是最考验人的,无人监督下的坚持才是真坚持,无人监督下的好教养才是真教养。再一个21天,约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