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马上关注
真爱,请设置“星标”或点个“在看”
HR看了想打人!

港真,这份简历换作今天,一个面试都拿不到!
“Steve Jobs”中的字母“J”没大写就算了,居然连应聘公司惠普的名字都写错了。
最搞笑的是,日后把智能手机卖给全世界的乔布斯大神,在电话号码一栏写了“无”。 看来乔大神当年那句“Stay foolish”,可能真的是字面意思…
简历/求职信到底该怎么写? 今天就从古今中外的大佬们身上,学习反思。


达·芬奇是真心想要去米兰,所以对求职的认真度会100%体现在你的简历上,根本造不了假。
与乔布斯的“随便写写”相比,达·芬奇的态度是很直观的。

达·芬奇求职信原件

达·芬奇求职信中文翻译 via知乎答主@warfalcon
无独有偶。近几年,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卖手机讲段子,几乎让人忘了2000年时,他还曾经是新东方学校的任课教师。 当时罗永浩给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俞敏洪写了一封求职信,在两次试讲失败后,给了他第三次试讲的机会,终于成功。
当时罗永浩写给俞敏洪的求职信也可圈可点:
针对雇主的招聘需求,有的放矢;
风趣跃然纸上,实力诠释“幽默感”;
生动有个性,容易脱颖而出。

好的简历不是赢在字多,而是能够找准公司的需求,言简意赅地说明能力。
而简历的范本还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看看大诗人屈原是如何用文言文完爆职场的。

能把简历写成楚辞,真乃风流名士也。
当然了,不是所有大佬的简历都是正确的示范。
你写的简历和HR想看到的简历,你确定是一回事吗?(乔帮主就是最好的反例。)

看到这句话,HR能够得出的唯一结论就是:你在这个岗位没做什么。 而通常这么写的求职者也确确实实觉得自己的工作“没什么”,大部分时间不是在聊微信就是在打王者农药,见到老板走来秒切Word假装在写报告。 可是相信我,所有人,上至一无所有王健林,悔创阿里的马云,下到提笔的答主我,都经历过含(水)金(到)量(bu)低(xing)的实习/工作。
但区别在于,我们迅速离开了这些浪费生命的岗位,并且把这些岗位的价值榨干,还在简历上狠狠地利用了一把,去寻找更好的机会。
以应聘销售为例: 光说你做过销售,HR只会知道“哦,有相关经验”。 如果告诉HR你的业绩如何,HR会说“不错,能卖出东西,为公司赚钱”。
但如果你能告诉HR你不仅业绩突出,还能够总结自己的经验培训其他人,HR会说“看来这个人对这个行业的销售方面有深入理解,必须叫来面试聊聊”。 以应聘行业分析、数据分析岗位为例:
如果说你之前在某咨询公司做过PTA(门槛非常低的兼职实习),那么你做过的唯一工作可能是打cold-call和在街上发问卷。 但简历上决不能这么写啊。 打cold-call是在做什么?是寻找“专家访谈”,而在街上发问卷则是“收集数据”。只要写出你在做的“小事情”背后的“大事情”是什么,就能让简历不被扔进垃圾桶,而是进“待定”的那座小山。
而如果你能表现出不仅仅完成了任务,而且还主动做出了把任务总结,做出超额、超预期的结果,那么将会大幅提升获得面试的机会。 通常在这个时候都会有同学说: “老师我听懂了,可是我做的工作真的很普通,每天就是端茶倒水、收发快递和擦鞋拎包,这个应该没办法包装成你说的干货吧?” 再低级、普通的工作,都值得去把你认为很“日常”的工作用认真负责的态度描述出来给HR看,不仅是对HR时间的负责,也是对你自己辛苦工作、辛苦投递的简历负责。 如果我是一个办公室打杂的,我会写: 协调总经理每日行程,安排访客到访登记,参与每个访客会议并进行会议记录,负责跟进多个潜在合作方后续合作事项(擦鞋拎包+做会议记录)。
负责各部门每周过百件快递的收发,将文件拆分、命名、归类,确保各部门能够简单高效地找到所需文件(收发快递,把正确的快递送到对的人手上)。
管理维护办公环境,与冷热水、空调等其他硬件供应商协调确保补给充足,通过合理安排办公室摆设提高整体员工工作效率(端茶倒水+把饮水机从门外搬到门内)。 所以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写出具体内容,写出结果,恰好才是最不浪费双方时间的。
任何岗位,包括程序员,都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则。
你具体做了哪些项目,写过哪些模块,用了什么工具,什么语言,有没有代码可以展示。 如果搬砖,搬得哪些砖,多少砖,用的什么材料,上没上泥,你知不知道搬这个砖盖的是什么楼,这楼能创造多少价值。 所以相信我,世界上没有“烂”工作,也没有写不好的简历经历,只有不用心不动脑的求职者。 2、“简历造假”和“好好写简历”别搞不清楚区别 举个例子: (1)
简历写:X年经验做过XX 会用XX(2)
面试:一问三不知
结论:造假
结果:赶出去 + 黑名单
简历写:XX学校XX学硕士毕业(3)
背调结果:XX学校其他专业硕士毕业
结论:造假
结果:开除 + 黑名单
简历写:在XX公司实习3个月(4)
背调结果:在XX公司实习1个月
结论:造假
结果:Offer 收回
简历写:在XX岗位通过用户分析、数据采集,提高用户满意度请不要把我说的任何一句话跟“简历造假”四个字放在同一个句子里,因为作为一个“HR”我相当痛恨造假。
背调结果:接客服电话,记到Excel,解决用户日常问题
结论:正常
结果:顺利入职
但我也同样痛恨简历上写不清楚到底做了什么,很多人都把简历写成了JD。
更替一些明明有符合招聘需求的经验、技能、背景,却在简历上完全体现不出来而被直接Pass掉的同学惋惜。

-
写具体
-
写结果
任何一件小事,不同的人多可能都会用到不同的工具,得到不同的结果。工作内容是千篇一律的,你要体现的恰好就是这些不同,这就是你的干货。
-
巧用STAR法则


超级简历公式:
动词 + 工作内容 + 方法 + 结果实际撰写形式如下:

-
通过问自己“为什么做”找到自己真正负责的“大内容”
我用一个很俗套的冰山比喻解释一下: 很多人简历上只写“负责AAA”、“负责BBB”、“负责CCC”,这就是最表层的“做什么”,加上一些使用的方法、运用的资源,算是加上了“怎么做”。 而我在案例中给出的最深层的描述,那些在小白眼里的“语言包装”,就是你作为一个人才对于自己工作职责和岗位的深层理解。

如果你真的搞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在做一些很琐碎、很无聊的事情,这些事情不但可以很生动的变为“干货”呈现在简历上,而且甚至会变得不再琐碎和无聊——因为你终于搞清楚自己为什么在做这些事情了。
如果你不能明白这种工作的态度和思考方式,相信你做什么工作都只能写出个最简单的岗位职责,回忆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是想了半天觉得什么都没做。
另外,请明白一个更加简单粗暴的道理:
面试都拿不到的人,是没有资格思考“面试问到我怎么办”这种高端问题的。
道理适用于所有行业,竞争越激烈,面试越难获得。
对于竞争不激烈的岗位,说句心里话,如果来一个面一个,有时求职者甚至都不知道公司是做什么的,双方还互相看不上,互相浪费对方时间。
所以请用以上技巧写好简历,再考虑之后的生涯发展。 人生是可以一步一步来的,但首先你要有上进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