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51.学习辛弃疾的《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51.学习辛弃疾的《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作者: 金兰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4-02-07 20:45 被阅读0次

【词作原文】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
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
白发西风,折要五斗,不应堪此。
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有别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
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
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辛弃疾的这阕词到底作于何年,目前尚无确凿的资料可以证明,不过,从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情绪来看,断为光宗绍熙五年(1194)大致是可信的。

那年,辛弃疾已经五十五岁,秋天又被罢官,于是满腹心事、一腔幽怨,一发而不可遏止,这便是本词所以诞生之由。

陶渊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田园的晋代高士,在士大夫的传统观念里,他是一位达观自适的隐逸。他同慷慨豪放、为恢复中原、统一祖国而奋斗一生的辛弃疾,似乎怎么也联系不起来。

应该说,这是一曲悲歌!是一位曾经有过崇高的理想、执着的追求、艰苦的奋斗而又遭致彻底失败、破灭经历的志士才能唱出的悲歌!是一曲大英雄的悲歌!

在这里,不但“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等所表现的壮志凌云、激越慷慨的感情已经丧失了,甚至连“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的信心,

和“醉里重揩西望眼,唯有孤鸿明灭。万事重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念奴娇》)的失望,以及“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清杯”(《水调歌头》)的感慨,也全部消磨尽了,剩下来的,便只是这冷得彻骨的对过去一切都是应该追悔而不想追悔的幽恨悲歌。

作者把一切都看得同时也写得如此的闲淡无谓,如此的不屑一顾,可它给予读者的感染却是意外的悲愤激越,因为我们理解作者当时当地的情怀,我们也应该“高山流水”,做作者的知音,懂得这阕词同他的其他词作一样,是发自一个心弦的、频率不同的奏鸣曲!

相关文章

  • 东篱自醉

    水 龙 吟 宋 · 辛弃疾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

  • 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赏析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

  •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

    失眠。醒来脑子里第一句居然是老辛的《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对于这种“走火入魔”的状态,我相当满意...

  • 高山流水,富贵他年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

  • 斗牛光焰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宋 ·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

  • 神州沉陆,几曾回首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宋 · 辛弃疾 渡江天马南来...

  • 《水龙吟》辛弃疾。

  • 水龙吟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A thousand miles of autumn view in Tru La...

  • 水龙吟·辛弃疾

    百尺北固临江 奈何钝剑慨而慷 遥望帝都 风烟千里 胡骑锵锵 又一年春 萋萋华发 百结愁肠 当年将士才 而今笔墨 书...

  • 2.21《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辛弃疾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1.学习辛弃疾的《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gz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