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太快的书摊

作者: 白告观文 | 来源:发表于2017-09-29 12:44 被阅读4次

每逢周末,小区门口就有贩子来,用面包车装了满满几大箱书籍,铺陈在地,蔚为壮观。

那些书规格统一,每张书页都是A4纸大小,数百页厚,标价在二三十至上百元不等,纸张质量不错,然而仅看卖相便知,多是盗版。摊位旁边往往放置一台电子秤,无论国学养生还是励志教材,无论名家大作还是网络文章,一概放在公平的秤盘上,论斤买卖。

小区居民不在乎这些,男女老幼走过路过,都喜欢上前翻一翻。我有时也瞅一两眼,蹭点儿书看。一来二去,与小贩混了个脸熟,更发现些许门道。

书摊.jpg

譬如,书籍主要分为两大类,中医养生保健的近一半,职场技能学习的近一半,还有零星的一些学生习题、网络小说。

又譬如,最显眼位置,同时也卖得最好的书,往往有着相似的名字:《三天学会电脑维修》、《七天学会弹吉他》、《十天学会素描》……最为叫人啼笑皆非的,是一些养生汇编的名字,也用了《食疗养生一本全》、《21天排毒养生》这等题目,还有许多人挺爱翻看。

小贩这么安排当然有他的道理——现代人就喜欢这样的书,要么在短短时间内达到一定水准,要么看一本书抵上十本。古谚有云:欲速则不达。现在可好,连养生都要讲究速成。

即便如此安排,生意好像也不容易。

我曾问小贩,为何要卖盗版呢?他立刻鼓起苦瓜脸:正版多贵呀,现在的人,都图便宜。

那么卖正版,难道就要亏本了不成?

听到这问题,小贩只是摇头:现在人都没时间看书,我这些小生意,苦守一天也未必卖得出几本,卖正版的一本才赚多少?

于是我懂了,不是正版卖不出,只是正版来得慢。

小区门口,人来人往,翻阅的多,抱走的少,的确是这光景。

当然也有例外。我亲眼所见,就有邻居家一个孩子,转悠片刻,买了三四本厚书回去,包括《乐理一天通》、《三天读懂心理术》等等,问他为什么想买这些,回答是也不知道,先拿回去翻翻,了解一下。

但再然后,就鲜有来买书,甚至很少来翻阅了。据说是家长到处托关系,把他送去了市区里的名牌初中,周末时间又报了一些补习班,没有闲工夫看书了。

国人重视教育,然而连翻看两页盗版书,也都成了奢侈,成了“闲人”才做的事。

小贩遇到过往人多时,常常大声鼓动:大哥(大姐),这书不错,买一本呗。回答总是太忙了,没时间看书。

我想他们并非没有时间,只是忘了如何活得慢些。

无论如何,每逢周末,还能见到那小贩守着一摞一摞的书,也总听见他大声的吆喝——便宜卖了哈,十五元一斤,买得多半价!

吆喝声远远传播开,又悄悄在我脑海回荡。这时候,我总不禁要想起曾经读过的一首诗。那是李元胜的一首诗:

走得太快的人
有时会走到自己前面去
他的脸庞会模糊
速度给它掺进了
幻觉和未来的颜色……

而我们时常深陷于越发浮躁的社会,从未考虑过放慢自己的脚步。

相关文章

  • 走得太快的书摊

    每逢周末,小区门口就有贩子来,用面包车装了满满几大箱书籍,铺陈在地,蔚为壮观。 那些书规格统一,每张书页都是A4纸...

  • 走得太快的人

    走得太快的人 有时会走到自己前面去 他的脸庞会模糊 速度给它掺进了 幻觉和未来的颜色 同样,走得太慢的人 有时会掉...

  • 走得太快的人

    走得太快的人 文/阿馨 你总说 一首诗成就了灵魂 可还未等遇见 你便已经转身 话语还未曾落音 便已经散如烟云

  • 时光走得太快

    昨晚,突然听到母亲说爷爷给父亲在内的五个兄弟家里各分了一些钱。数目不少,母亲想着如何处理这笔钱。我一听就难...

  • 走得太快的人

    走得太快的人 有时会走到自己前面去 他的脸庞会模糊 速度给它掺进了 幻觉和未来的颜色 同样,走得太慢的人 有时会掉...

  • 时间走得太快

    从十二月下旬开始看公务员考试至今虽然时间很短暂,但一步一步地坚持走来,却感觉自己走了好长的一段路。12月中下旬捋教...

  • 走得太快的人

    走得太快的人 走得太快的人 有时会走到自己前面去 他的脸庞会模糊 速度给它掺进了 幻觉和未来的颜色 同样,走得太慢...

  • 走得太快,会摔跤的

    走得太快,会摔跤的,偶尔也要停下来思量一下走路的方式和前进的目标是否正确。 17年已经过去大半了,年初定下的计划做...

  • 时间,别走得太快

    在浮躁的尘世喧嚣中走走停停,夜晚霓虹点缀的夜的繁华,车水马龙的街上冷色的车灯与都市的繁华相得益彰,白天一天的...

  • 怕时间走得太快

    今天是11月28日,再过两天就12月份。记得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每天都在盼着时间呀时间快走快些。那时候我经常会幻想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得太快的书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hi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