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由民生银行和敦煌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敦煌艺术展览,到月底就要闭馆了。早有计划准备,但被急忙赶来的疫情控制暂停了。放开后又过年,昨天终于在快闭馆前,完成自己的心愿。
其实心里最愿意看的是莫高窟那种洞窟氛围和历经朝代变迁的真实故事。
不过有机会在北京先看敦煌艺术展,也许在这里,有些在实地不开放的洞窟中能看到的复制品模样。
这是中唐时期的卧佛,是在莫髙窟第158窟中。此窟是在吐蕃统治时期所凿,是莫高窟著名的涅槃窟。是中唐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洞窟之一。
卧佛像形体丰满、髙大、神形合一,姿态安祥,立佛性格各异,慈悲默默。
每张壁画都是不同凡想的事故,有让你思索还原当时场景心情和想像。
这是最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榆林第2窟西壁水月观音画像。画像色彩鲜亮,画风柔美。在人们心里,观音画像就是至善至美的女子,是那种纯静淡定中无法言会的让人欢喜的样子。
这是南方天王与北方天王的塑像,相比之下,南方天王,表情温和饱满坚韧。北方天王,红脸怒目满腔。南、北不同,风水不同,性格表现也有差异。
壁画中的民俗婚礼场景,少数民族女婿在行跪拜礼,汉族的女子沒有跪拜,当时女子的地位尊卑明显是髙的。
佛教壁画每幅都深远大气,人物表情慈眉善目,服饰色彩衬托适宜细致。朝代变迁,审美也在不断得改进和明显的变化之中。
唐朝时的人物壁画,比原来的人物髙大了起来,更加丰满,更接近人体实际髙度。真实的体现对佛教恭敬之心,和景仰之情细心刻画。
壁画的故事很多,很丰富,但一天的时间让你来不及细品和回味,只能是粗粗的走马观花,看了一场丰富的艺术展览。
其实看这种扫码听讲解的每幅作品,最好一人前往,慢慢看,慢慢听。不急不燥,不等谁,不招手谁,专心了解,才能更加详细的读懂绘画作品精髓所在。随笔(日更第328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