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微

作者: 拾光小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8-06-21 09:48 被阅读7次

    因为罗先生的一篇文章,我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圆盘页面”(来自《意识光谱》)和“宇宙空间”(来自《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这两个论证实例,清晰了外相(形相)可以看到、听到、感觉到、触摸到或想得到的,而感官觉受、思想和情绪不是实相,无形无相的向度是意识纵向的向度,只能经由觉察去看。

    前几天读《禅的生活》这本书很有启发的词是历史记忆(历史意识),特别是这一则故事:一个在日本某寺院生活的美国人,每天的早餐是吃粥,对他来说是味同嚼蜡、难以果腹的食物。于是他寻思加些牛奶以可口一点。不料正要倒牛奶时,被住持看见了,那位和尚竟哈哈大笑。于是他接下来的每天都往粥里加牛奶。可不可思议的是和尚每天都是同样地笑他。日复一日,都是如此。

    对这则一个和尚连续好多天笑另一个人倒牛奶的行为留下深刻印象,“不知为什么,反正好可笑”这种纯粹的反应是我们迷失已久的。动辄便以先入之见看待事物,以历史意识或价值判断下结论,是我们根深蒂固的方式。像这位和尚无所“住”,不蓄积记忆的应对,摒除先入之见的“心”, 并非人人皆能的事。

    今天再读《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因为有上面的意识点,再加上最近书写的关于意识显化现实、意识的净化和升级、时间是幻相、感知纵向的深度、秩序等方面的文章,今天读的过程中又浮现很多想法,写了很多心得笔记,比如读到关于时间的两小节,那一刻脑中清晰地升起我们可以觉察、感知生活只有在当下,过去和未来是形相的小我,是我们看见无形无相的障碍。有了很多联结点而融合了。每一刻的发生都是有价值的。当下每一刻的用心都是在添砖加瓦,助力自省与自醒,所有的相遇都是恰恰好的。我们感知也只有在当下,能把握和拥有的只有当下,能联结高频意识的只有当下,所以在每一个当下觉察,经由觉察看能意识到什么。

    如此也觉得过好每一个当下,当下有意识的思考与阅读,有意识地投入生活,意识到自己是有意识的,会有更多的融合与联结,如此显现出层次丰富之美,纵向的空间得以扩展。偶然的联结,不刻意,流动起来,自会激活与产生碰撞,于脑海中建立更坚固的神经联结,在意识向度更清晰,意识向度建立了,持续的行动与承担,意识显化出来的现实自然是瓜熟蒂落之收获。

    图片摘自微博书画-鉴赏

    刚刚吃饭间隙微博看到陈洪绶的花鸟画,很喜欢这种画。我想画家在画的时候,觉察并画出来,这种体察的密度肯定看到了很多细节,所以才这么逼真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而像我们平时有太多的无意识,麻木,看不到当下眼前事物的细节美,如线条啊、空间啊、 色彩啊等色香味之美等等,包括字帖,点画线条之间各种搭接、呼应与往来,或轻健婀娜,或端庄凝重,就如观看一支舞蹈,各种方向的调整和细微的动作,灵活多变,连贯如行云流水一般给予丰富的内心感受。

    对眼前事物的细节美、层次美尽收眼底。画家必定有很强的感知力,察微的能力,所以由艺术及生活,在生活中也感知到很多美。与其去读去说那些人生苦短、生命无常的道理,不如偶然看到路边老树桩上冒出的新生命,你看着它逝去了,又重生了,看四季流转,花开花落,这种真切的感受是超越了语言。我们苦苦追寻的真相也许就蕴含在自然中、生活中。察觉细微的变化体会万物生机。

    如果觉察力足够强的话,就像刚刚看几幅画,而产生丰富的联想,不会是沉浸在过去或期待未来,在当下,而且就是当下接触的看到的给予启发,并书写出来,有了很好的联结和打通。又或者可以产生更多丰富的联想与感受,甚至是无以言表的触动。

    如果能体察到细微,也就不会沉浸在小我习性及情绪模式了,是身心一体的愉悦状态,陶醉在美中,会细细地品尝口中的食物,会被细节吸引而沉浸在眼前的美景。就像呼吸,太习以为常了,如果意识到生命的无常,如梦幻泡影,觉察到呼吸,也就为此刻我还可以呼吸而珍惜当下的时光。

    想起古代或民国那些生活家,如李渔、高濂、齐白石、张大千,曾读到一篇文章,说张大千对外宣称:以艺事而论,我善烹饪,更在画艺之上。前几天看纪录片《敦煌画派》了解张大千去敦煌临摹壁画的事迹。茫茫沙漠中,他不亏待自己的胃,整理出一个丰富的菜谱,羊肉汤、糖醋牛排、三鲜蘑菇、酱豆腐,甚至还有冰淇淋!于黄沙之中找蘑菇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他离开敦煌时专门画了一张野蘑菇生长地点的秘密地图,标明了采摘路线、时间,甚至标明了哪一处的蘑菇长得最好,送给后来任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的常书鸿。

    任何一点都是全息的,任何的法门包括生活都是贯通的。而我们很容易被一个点、一件事、一个面向所困扰,被外相所禁锢,历史记忆、小我、形相都是梦幻泡影。借由感知力的训练,超越形相,感知无形的向度,进入内在意识空间。

    察微的能力, 眼睛是有拍照功能的,如读书时一目十行, 一旦掌握了这个能力,惠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你的生活会变得不一样。

    前两天读《禅的生活》,三月底购买的这本书,那时翻开就是略略看了一遍,不知所以。这次读,读到了更多的内容。我想这个水涨船高的过程,阅读理解力提升的过程,也和最近持续阅读,经典书目反复读,并思考书写成文章,有意识的停顿、观想和思考有很大的关系。

    上周阅读了《微风果实与花》,去年此时购买的这本书,今天翻开,阅读第一篇文字就很喜欢,被书中作者生动的描述吸引,像这段在阳台扫地见到蟋蟀:假定这是某人的遭遇,或许会大发雷霆的吧。然而蟋蟀可不在乎呢,它只是咯噔咯噔地走着,以散步的姿态不紧不慢地从麻烦的灰堆里走出来。也许走到隔壁,会继续晒它的太阳,打它的瞌睡,哼它的歌。

    每一个小故事都娓娓道来,语言简单舒服,对生活细腻的观察,有趣的描写,四季、花草、风物、手作、小食,整本书都充溢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迷恋。

    把最近读过的书,整理出来放在书桌旁边,作为督促读书的利器,书看完再摞上去。看到小小的进步以此激励自己。

    历史记忆的残留会让我们以习惯性的视角妄下结论。看不到微小的进步,努力练习却看不到进步 很容易就放弃了, 同样的也看不见爱人微小的爱意传递却以平淡回馈。 一味的追求未来的知识、 新知识, 只向前赶路, 其实追求的是虚妄, 回到当下的细节, 当下最滋养,由当下扩展空间向度。 做事情的完成度、精度的提高,尽心尽力完成好,知行合,也是一个人自信心和底气的来源。在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小我模式中觉察,渐渐习得觉察的能力,让本我经由我活出来。

    书写于2018.6.20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察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of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