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伊东丰雄是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家,中泽新一是一名哲学家及作家。两位不同行业的专家对当代建筑的一种探讨,虽然没有头脑风暴的感觉,不过他们却是有共通的地方。整本书的内容是对现代建筑,城市规划的一种反思。日本311之后,作为建筑家的伊东丰雄在对灾区的走访中反思了自己的作品,建筑不应该停留在形式上,应该更适宜人的居住。中泽新一也从哲学层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建筑应该承载着人类的精神,而不仅仅是出资人的意志。
伊东丰雄的建筑作品很有自身的特色,他本身的反建筑是一种反对物化的建筑形式和只追求效率的建筑。
书中提到,他非常羡慕艺术家,可以通过其他表现手法来表达一种意境,一种虚拟的美。但是建筑必须要有实体,或者说必须是功能性的实体。所以他的作品是从他的想法的提炼,比如河面的雾气,虫茧。
反对一种建筑形式而造就另一种形式,其实还是没有摆脱形式的框架。但确实很多地方需要这样的标志性建筑,而且这些建筑本身也是一种实践。对施工,对结构,对社会的影响都有着自己的意义。
“需要的不是分割人类与自然的规划,而是以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为前提,”
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还是渺小的,当我们一再想去征服自然的时候,换个角度,说不定共存会更合适。
“中泽老师曾经一语道破:“近现代以来,建筑家不知从何时起就带着一种王者的风范,好像建的是自己的王城,或者是在给拥有极大权力的人或者组织建王城一样,总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在工作。”
在第一章中提到了灾后重建的事,也批评了重新规划并没有听取民意,很多人并不愿意背井离乡的,什么是适宜居住?我想不仅仅是让更多的人来住,还有一方面就是让原本的住民住的更好。规划的标准到底是什么,经济利益是否为首位,城镇化非常快的今天确实很值得思考了。
“虽说保护个人隐私也十分重要,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在尊重个人隐私的同时,在避难所里设一张能让人们围成一圈的大桌子不是更好吗?”
这是伊东丰雄在书中对避难所提出的想法,在之后的311重建走访中也发现人们居住条件虽然困难,但是大家更乐意聚集在一起了。
受灾群众一方面身无定所,还有一方面是心无依靠吧。人毕竟是群居动物,现在也可以说是社会性,在灾后这样的环境下,这种特性就更为明显了,精神上的交流可以安抚焦躁的情绪,人和人之间的互助也可以传递出更多的能量。
所以说建筑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利益物化,也承载着精神寄托。比如现在城市规划中,广场和公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了重视,虽然说这是仿效西方的一种模式,但是人与人的交流得到了重视。
在上海的改建中,许多人都惋惜少了很多当年的市井气息,我想人们怀念的是当时市井文化中和睦的邻里氛围吧。一条狭窄里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互相熟悉,谈天说地,其乐无穷。所以有句俗语是“远亲不如近邻”。然而现在确实很难体会到了。
我想在重视私密性的同时,既考虑到社会性,又考虑到当地的文化特征,是给建筑家们的一个课题了。
“如果不能创造出另外一种制度,让将自然与土地不断地置换成金钱加以掠夺的行为停止的话,是无法实现真正的平等的。”
这是中泽提出的一个问题,我觉得有点矛盾的。土地真的无利可图那这种制度一定好吗?什么制度能保证绝对公平呢?
文章中还提及了土地划分问题。就算土地不被细分,经济是土地持有者的考量,也只有持有者认为这块土地作为公共资源投资最为经济才能有可能大块保留。如果是信托制度,作为小地主也是要考量经济因素的,或者由一个利益集团控制这样的大片土地,那肯定这块土地产出的经济利益才是首位。希望天上掉下个活雷锋怎么可能呢?
总之第一章值得看,有值得思考的东西。后面中泽部分看似提出了很多问题,然而并没有什么内容和解决方法。冗长乏味,看着是神学,但是确很玄学的概念,太迷信,哲学作为一门科学不该如此。
几个人对话的时候商业互吹感太强烈。有日语语境的习惯的原因,但确实互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