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Notes-Chapter-2-1

作者: Marlow888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20:45 被阅读0次

申明:文字为原著中文版阅读摘要

         《Mindsets: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Author: Carol S. Dweck Translator: 楚炜楠

————————————————————————————————

                                 2-1 成功的意义:学习的结果还是智力的证明

社会学家本杰明-巴伯(Benjamin Barber)曾说:“我不会将世界两分为强和弱,或者成功或失败......我会将世界分成好学者和不好学者”。

究竟是什么把一部分人变成了不好学者?婴儿刚出生时,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每天都在拓展自己的技能。他们学习的技能,是人生中最难的任务,比如走路和说话。他们不会说太难了,或者说这些技能根本不值得自己为之努力。婴儿不会担心自己犯错误或丢脸,他们向前走,摔倒,再站起来。他们就这样跌跌撞撞前行。

(婴儿没有能力评估,因而也就不存在畏惧)

是什么让这种生机勃勃的学习热情走到了尽头?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一旦孩子们开始有能力评估自己,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就开始变得对挑战有畏惧,开始担心自己不够聪明。

幼儿就开始发生变化了:拼图游戏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希望能够确保自己的成功。他们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永远是成功的。但对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来说,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意味着变得越来越聪明。

一个七年级的小姑娘总结说:我认为一个人的智力是需要去努力学习的...并不是凭空获得的...大部分孩子如果不确定答案,是不会举手回答问题的。但我就经常举手,因为如果我错了,我的错误就可以得到纠正。我也可能会举手问:‘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或者:‘我没弄明白这个,您能帮我吗?’

不只是拼图测验

放弃一次拼图测验是一回事儿,而放弃一个对你未来很重要的机会则是另一回事儿了。 香港大学,教材、授课、考试都采用英语。入学生,若英语不过关,需要参加额外的英语课程。然后承认自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很多都没有参加这个课程。

脑波告诉我们的的

具有不同思维模式的人,甚至脑波也有所不同。两种不同思维模式的人,到哥伦比亚大学脑波研究室,在回答很难问题并得到反馈时,脑电图能否显示他们在哪些时刻感到有兴趣,注意力更集中。

固定型:只会对反映其能力高低的反馈展现出兴趣。脑波显示,他们在被告知自己的答案是对是错的时候注意力非常集中,但他们在得到可以帮他们学习的信息时没有展现出一丝兴趣。即使他们的答案错了,对正确答案也毫不关心。

成长型:高度关注可以提高他们知识水平的信息。对他们来说,学习才是第一要务。

选择标准之差

在两种选择间:大量成功和自我证明?还是很多挑战?

人们不仅在智力方面,还需要选择自己想要怎样的人际关系:可以支持你自我意识的人和可以促进你成长的人。

在选择理想伴侣上,两者有差异。

CEO综合征

站在神坛之巅并让自己看上去完美无缺的倾向被称为“CEO综合征”

(作者列举了克莱斯勒总裁Lee Lacocca、日本公司、金佰利公司Darwin Smith、Albert Dun-lap、路易斯-郭士纳、)

能力拓展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不仅仅寻求挑战,还会在挑战中成长。挑战越大,成长空间越大。 Mia Hamm、Patricia Miranda(我这一生充分挖掘了自己的全部潜能)

超越可能的自我拓展

有时候,成长型思维模式者会通过大幅提高自己的能力来完成原本不可能做到的事。 演员Christopher-Reeve就是这样。他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能力,还改变了科学对神经系统的整个认知以及对于其恢复潜力的看法。他的坚持不懈为医学研究打开了新方向,也会脊椎受伤的人们带来崭新的希望。

故步自封的自我限制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当事情具有挑战性,当他们感觉不到自己聪明且附有天赋的时候,他们就丧失了兴趣。

Marina Semyonova,俄罗斯舞者,“她的学生开始都要经历一个追踪期,她会观察这些学生对称赞和惩罚有怎样的反应。那些对惩罚反应更积极的学生被认为是更值得培养的。”

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听见自己说“这太难了,太有意思了”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思维模式发生了改变。

是完美无缺还是不断进取

对一些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来说,成功还远远不够,看上去很聪明很有天赋还不够,必须接近完美。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对这些人来说,聪明并不是当下的完美,而是与长时间的学习有关:直面挑战,取得进步。

如果你能力很强,为什么还需要学习呢?

固定思维模式者希望在进行任何学习之前,能力就可以自动展现。归根结底,如果你有能力,你就是有,如果没有,你就是没有。

一次测验定终生

固定思维模式者,给了一次测验去测量他们现在和未来最重要的智力水平这样大的权力,也给了它来为自己下定义的权力。这就是每次成功对他们来说都如此重要的原因。

(这说的不就是高考,在千万考生中的意义额?)

再谈潜能

杰克孙-波洛克、马塞尔-普鲁斯特、“猫王”Elvis Presley、Ray Charles、Lucille Ball、Charles Darwin、 潜能不就是人们随着时间来提高自身技能的一种能力吗?

保罗-塞尚的早期画作展

“人的表现不能指根据一次评估来断定。您不能只给出一个点,就让我们决定一条斜线的倾斜度,因为根本不知道这条线是从何画起的。”

一次评估就定终生的这种想法,让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产生了紧迫感。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必须快速、完美地取得成功。当自己的一切在每时每刻都面临危机的时候,谁还会有慢慢成长的这种奢侈想法呢?

NASA招聘宇航员时,拒绝经历简单、一帆风顺的人

证明你很特别

当固定型思维模式者选择成功而不是成长的时候,他们到底想证明什么?他们想要证明自己很特别,甚至是高人一等。

当特殊性开始意味着比其他人更优秀,意味着一个更有价值、高人一等、更具特权的人时,就会出现问题了。

特殊、高人一等、更具特权

John McEnroe

Michael Jordan说,只是一个普通人,只是在最大程度上拓展了自己。

总的来说,相信人的能力固定不变的那些恩急切盼望成功,而他们在成功后感到的不仅是自豪,他们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因为成功意味着他们固定不变的个人能力比其他人要强。

在固定型思维模式这种自尊心的背后隐藏着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成功后你会变成一个重要人物,那么当你不成功的时候,你又是什么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Reading Notes-Chapter-2-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rp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