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作业,怎么说呢,心里还是有点乱。
从前我也曾有无数个瞬间觉得读书真的无用,从小学到大学结束,读了十六年的书,说实话大部分读了就忘,现在的小学数学题我可能都不会做。毕业了出来工作,发现自己所学能真正用上的不过万一,偶尔很丧时,还会和朋友抱怨。
可是我依然喜欢读书,有时候读到废寝忘食,两耳自动屏蔽外界所有的一切干扰。后来我发现不是读书没用,我虽然不记得某些知识点,也不能够将这些东西全都运用上,但是我的思维和那些没有读书的人是有差别的,读书也不是为了图一时能用上,读得越多,遇到问题的时候越不慌。
我读书很慢,因为读的大部分是文学作品,喜欢去细细品味那些文字形式本质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心理。一天都空下来的话,就能啃完一本书,并且很有质量。边看边摘抄或者直接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想法和解读。这大概就是卡片阅读法。
倍速阅读法和苹果阅读法是我来了训练营后才学会的技能,从前我读书总是害怕自己丢了书里哪个重要的点,所以是苹果也想要香蕉也想要,又怕自己不能理解,所以总是慢慢地读。但是,后来,我不这样想了,我要质量但也要效率,对于一眼就能看清楚逻辑的书,就是要快快地读,找到核心内容。
费曼阅读法很少用到,但或许专业性很强的书,这个方法是首选。
写作这件事,我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干了,但凡有征文比赛有投稿方式,但凡与文字相关的,我都愿意去参与(这还要感谢我的启蒙老师,是她让我喜欢上文字的)。但效果是时好时坏,有时候能拿到奖,有时候连邮箱拒绝的回信都没有。或许是太喜欢文字了吧,拿奖状的时候很开心,没有收到回信的时候很难过。
这也是一种功利心,甚至有时候功利得我刻意去忽略自己的那些问题,所以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
后来,我向那些经典对标,学习他们的表现手法,风格写作,甚至是字句如何颠倒修饰才能变得陌生化又直击心灵。我喜欢意识流带来的精神世界,我也喜欢表现主义的荒诞世界,更喜欢魔幻现实的精彩纷呈。
这样的大作怎么去模仿,怎么去运用,我结构风格都有问题,我写不了长篇,也没有好的故事构思,那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他们的文字形式来写我自己的故事。
随着这种模仿的不断练习,似乎找到了点写作的感觉,对人物的刻画以及事件背后意味着的深刻内涵都有了自己的见解。
但是输入太少,所以书评还有影评一直都不太敢尝试,因为我觉得书评和影评是要迁移很多很多知识的,自己干讲,就成了心得体会和观后感,也就没有了帅小冰所说的紧密感,要做到有趣有料,那就意味着这背后得有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去支撑。
说到知识体系,怎么去建立?我现在的方法是去进行主题阅读,然后每个主题之间又有链接,一本书链接一本书,形成一个主题知识圈,然后一个主题链接一个主题,构建一个知识体系。当然,构建知识体系最重要的是构建过程,得一本一本地去读,去内化书本知识,然后又外化运用,反反复复才能将这个体系搭得又密又牢。
而且更重要的是,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读书会来说至关重要,这可以说是必须的基础。线下读书会我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线上的还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希望回去能将线下读书会的团队拉起来,然后再慢慢摸索线上的。线上的先学会写稿,专心地将拆书稿、听书稿、列书单、分销文案等东西学会,能够熟练运用。
打造产品对我来说还太难,说实话脑子里对产品还是一团浆糊,海量的细节真的让人望而却步。慢慢来吧,慢慢来比较快!先把该打的地基打牢了,再建房子结构。
在训练营真的学会了很多,对费曼的那句话印象深刻,“凡我不能创造的,我就不理解”,其实创造并不难,难的是持续地创造,不断地创造!
希望我能一直创造,这30天其实我也没想到自己能够坚持到最后,这也算是一种创造了吧
链接优秀同侪,一起努力,一起勇猛精进!离开了训练营也要每天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