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想要读透一本书,可以这样做笔记丨读书bar

想要读透一本书,可以这样做笔记丨读书bar

作者: 我是YUKI_ | 来源:发表于2018-12-06 18:25 被阅读126次

大家好,初次见面,我是YUKI。

从今天开始,我将每天在简书上与大家讨论「读书」相关的话题。今天的话题是:为什么在全民阅读的时代,我们的信息转化率依旧那么低?很多人读了100本书,甚至会忘记其中的97本。

很简单。我们不做笔记,而且不会做笔记。

在这篇文章,你将看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现代阅读习惯现况:读书笔记的必要性

    2.读书笔记的两种模式:提升式or兴趣式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最简单有效的笔记策略,帮助大家提高阅读里的信息转化率。

▎现代阅读习惯现况——这个时代,我们是如何读书的?

提出这个问题,我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几个词:碎片化,电子化,光买不读化。

我坚信你们买了放在床头的书,大多数都只具有绝赞的装饰性,或者压泡面的实用性。

回想一下我们常见的读书的场景:地铁上匆匆看一眼、午休趴在桌上看一会儿、睡前读半小时助眠、周末排位五连跪觉得游戏无趣不如看点书提升自己……

呵,这残酷的现实。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小的时候,抱着一本书趴在床上一看就是一整天?耗在书店里眼巴巴看着喜欢的书捏着兜里的零花钱只能流口水?一本杂志在班里经了无数人的手最终到你手里却被老师收走?

再没有那样大块的时间去读一本书,一个故事。

确实是有点怀念。

然而,怀念无用。时代发展,阅读习惯的变更是一种必然。

现在,我们的阅读习惯过于碎片化,电子化的阅读也不能提供纸质书带给我们的“获得感”。在现代的读书习惯下,我们的大脑变成了一个筛子,真正能留存住的信息寥寥无几。

于是,读书笔记的必要性,我们必须重新重视起来。

▎读书笔记的两种模式:提升式or兴趣式

你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精读一本书,而不是整天刷各大平台上发布的文章?

答案有两种:我想系统地学习一样东西,或者单纯地因为兴趣或培养兴趣。出于目的的不同,读书笔记的整理模式也有区别。下面我将分别介绍。

1.我想系统地学习一样东西——提升式阅读的笔记模式

有时,很多人会有这种想法:我想接触一门新学科。比如心理学,计算机,文学理论,乐理。我想学一种新技术。比如学绘画,学编程,学产品理论,学营销策略,学编曲。我想系统地培养一个新爱好。比如插花,茶道,摄影,等等。

很多时候我们想为了提升自己而读书,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停留在想法阶段。究其原因,单纯的阅读带来的获得感来得太迟,也太散碎了。

所以笔记是必要的。对于提升式阅读,最简单有效的做笔记的方式是思维导图

对于行动力低的人来说,不推荐任何思维导图软件。界面切换、日常维护、输入、克服自己刷微博的心……风险和成本都太高了。

所以无论你学什么,还是请回归纸笔王道。(说白了就是回归学生时代的做笔记。)

推荐A4纸,简单,不受限,装订成册的那天会有强烈的满足感。

2.我只是想读书或者培养读书兴趣——兴趣式阅读的笔记模式

更多的人读书只是出于兴趣,包括但不限于小说,从各大平台阅读榜来看,尤其是小说。但是你读了那么多小说,让你说一说感想,或者引用一句文字,大多数人的回答都很苍白

小说也是需要吃进去的,不然它只是在同样毫无意义地消磨你的业余时间,徒增自我满足。

这种出于兴趣的阅读,笔记做起来其实容易的很。有些人读纸质书,会折角插书签;大多数读电子书的人会标注划线,或者随时添加一两句感想。但如果在这之后,你不做整理,不做“复盘”,你添加过的那些笔记,记录过的那些感受,都像流水一般去了。几本读下来,你还会记得多少呢。

所以兴趣式阅读更需要做笔记,这样你才会在写微博、写文章时拥有旁征博引的材料,聊天的时候拥有装b的资本

兴趣式阅读的笔记,关键不仅在于对某一节某一句的整理记录,更容易忽视的是书籍整体脉络的梳理。

读书,记录喜欢的句子,段落。这是大多数人的习惯。久而久之,书籍里情境性的东西被忘记,阅读的情节、气氛变得模糊,你只记得自己抄下的句子了。

恕我直言,这和高考前背名人名言没有太大区别。

其实只需要一步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列一个list,把书籍的整体脉络用简要的词句稍作概括。当然,要写的爽,要顺应自己阅读时的感受自由记录。

举个自己的例子。这是我读过约翰·欧文的《独居的一年》之后怀着热情写下的读书笔记的一部分。

主要人物:露丝,埃迪,特德,玛丽恩,汉娜,艾伦,哈利,罗伊,荷兰男孩

第一部分:小埃迪的暑期打工

初读十分荒唐。十六岁的埃迪爱上三十多岁的玛丽恩、堕落荒淫不务正业却又热爱插画的童书作家、无法逃离儿子死亡这个残酷现实却又抛下四岁女儿的母亲…然而第一部结尾作者一个甩尾,把本该在故事开头就讲给埃迪听的故事终于通过特德的第三人称叙述讲述了出来…故事很残酷,令人动容。

第二部分:三十六岁的露丝

无疑是全书最出彩的部分。随着三十多年后的埃迪不无悲惨地出场,主要人物一个一个浮出水面:汉娜,艾伦,七十七岁的特德,金红色头发的坏男朋友,罗伊,荷兰男孩…特德最后开车送露丝去机场那段看得我含着一丝眼泪拍案叫绝…结尾的时候露丝踏入了婚姻,结局看似完满,然而标题却令人不安:露丝的第一次婚礼。 故事看似讲完,只觉得基调令人忧郁,就连最后的婚礼也无法驱散这种灰暗。

第三部分:从一个便衣警察开始

前两部一直蒙着一层灰暗的阴霾,第三部是刺破这阴霾的光。哈利就是那光。第三部分收束了所以的未解决事件以及未回收的伏笔,同时收束了从第一部分结尾就在,困扰了埃迪和露丝四十年的疑问:玛丽恩去哪儿了?她到底会不会回来?

告诉我,这样一波写下来,你还会忘记自己读过的书吗!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小例子。只要你记得,兴趣式阅读的笔记,关键不仅在于对某一节某一句的整理记录,更容易忽视的是书籍整体脉络的梳理没错,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一波整理下来,你会发现,对于你读过的书,你有了很多可说的东西,而且永远不会忘记。

兴趣式阅读的笔记整理,不限工具。可以是软件,可以是自己喜欢的精美的本子,甚至随便一个txt文档。关键是方便查阅,不易丢失。

▎ 总结

本文从读书的两种目的出发,提出了分别针对提升式阅读和兴趣式阅读的两种笔记整理方法。主要目的是提升信息转化率,使你面对一本想要把它读透的书,能够读下去、读进去,最终有所收获。

希望对大家有用。

我是YUKI,今后也会每天在简书上发布关于读书的原创性内容。

<tbc>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要读透一本书,可以这样做笔记丨读书bar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to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