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体制内,如何4年存下20万?

体制内,如何4年存下20万?

作者: 水流觞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17:51 被阅读8次

    这是我一个同事的故事,我们叫她古丽吧。古丽身高170CM,体态匀称,走在大街上,经常被误认为外国人。

    古丽是体制内工作人员,老公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4年的时间存下了20万元,成为我们单位的传奇,也让我改观了了对少数民族(无任何歧视)的刻板印象。大多数少数民族比较注重生活品质,工资3K的情况下能全部花掉,而且绝大多数用于消费,讲究吃、穿、打扮。下次,有时间给大家好好讲讲,暂且不表。

    古丽是北疆某县城的事业编制干部,月薪3K,老公月薪也是这么多,通常情况下,两人不吃不喝的情况下,每月可存下6K,一年大概是7K。注意,是不吃不喝的情况下。但是在4年的时间里,古丽夫妇存下了20万巨款。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父母可承受范围内“啃老”

    2012年,古丽那个时候刚刚结婚,老公在市里,自己在乡里,因为想着要买房子,所以古丽下定决心要存钱。古丽和老公商量,让老公住进自己市里的父母家,古丽老公父母都是教师,两个老人每月加起来工资上万,可以接受自己儿子在家吃住,这样就省下了一个人的花销。古丽她自己来回在乡里上班,每天固定的消费主要是交通费,单位有职工食堂,每月伙食费是150元。但是打礼、零花什么的,还是要动用古丽的工资。

    二、“恰依”聚餐存钱法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 在伊犁,一说起“恰依”,大多数人都会明白,其指的是一种聚会。参加“恰依”的人(多在亲戚、朋友、邻居、同事间)通过轮流做东,定期(通常每月一次)聚在一起喝茶、吃饭、聊天、唱歌、跳舞,除了交流感情外,还逐渐向经济互助、慈善公益(如“爱心妈妈”组织)等发展。因为在整个活动中,“喝茶”贯穿始终,“恰依”成了这类活动的代称。(备注解释来源于网络。)   

       那个时候,古丽的同事们流行起“恰依”,就是聚餐。一个单位的人,商定好在某个日子大家一起AA聚餐,聚完餐之后,每个人掏出一定数量的钱给其中某个人存钱,下次再换给钱给另外一个人,这样,每个人都有一次获得“巨款”的机会。古丽也参加这种聚会,通过这种方式,她每个月拿出1000块钱,但是经过一轮聚餐之后,她一下子获得了15000元的“巨款”。

    三、坚决只用一个人的工资

    古丽的老公工资卡在古丽身上,无房贷和车贷,有时候古丽老公也要外出吃饭什么的,都从古丽这里拿钱,古丽也会淘宝一些便宜衣服什么的穿,每月把固定支出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于是经过一年的时间,古丽老公那里存下了3.5万元,古丽这里存下1.5万元,两人合计存款是4万元。

    四、意外之财

    因为都在体制内,没有任何灰色收入的。但是就在2013年,国家提高了对边疆地区干部的待遇,实行绩效奖励,2个人当年每个人获得绩效奖励金5000元,合计10000元,当年存款就达到了5万元。但是这种意外之财有了是锦上添花,没有也就没有了。

    古丽夫妇就是这样,在4年的时间里,存下了20万元。然后赶在市里房价还可以的时候,首付了一套120平的大房子,正式进阶房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体制内,如何4年存下20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ub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