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4|少年底色,颠沛流离终不悔

《苏》4|少年底色,颠沛流离终不悔

作者: JIE制 | 来源:发表于2022-09-19 01:15 被阅读0次

    苏轼的美好童年,最幸运的是他有个好母亲。

    苏洵离家后,苏轼便从张道士那里退了学,改由母亲亲自教读。程夫人特别重视历史教育,因为历史事迹,不但启迪一个人的知识,更是培养品德、使能明辨是非的人格训练。她常常挑选古往今来人事成败的关键问题,提出来考问他的儿子,苏轼反应敏锐,也都能回答得非常清楚扼要,母子二人,皆大欢喜。

    遇到有学问的妈妈不难,难的是有思想还不鸡娃。程夫人教儿子读《后汉书》,至《范滂传》,程夫人构建了苏轼的人生底色。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学问气节,深得乡里敬重,受荐于朝廷,被派往冀州视察灾荒,范滂“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一力纠弹吏治,铁面无私,甚至使贪官污吏,望风解印而逃。

    延熹二年(159)范滂一口气检举州郡刺史太守以及权门豪家二十余人,朝廷不能尽采他的直言,他就辞官回家侍母。当时宦官弄权,政风败坏,志士仁人,共起抗争,于是发生了党锢之祸。范滂也在党人名单里面。汝南督邮吴导奉旨缉捕,但他不忍去抓这样一位正人君子,在传舍里抱着诏书痛哭,范滂听说此事,便亲往县府投案,县令郭揖大惊,有意弃官与他一同亡命,而范滂不从。

    他的母亲赶来与滂诀别,滂道:“仲博(滂弟)孝敬,足以供养母亲。我跟从父亲于泉下,存亡各得其所,望母亲割不可忍之恩,不要悲伤。”

    范母说:“儿今日能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亦何恨。儿既得令名,复求寿考,何可得兼!”

    范滂再拜受教。回头对他的儿子,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而下场如此。”

    范滂死,年三十三岁。

    故事精彩在于,并非伟光正的单线条。范滂刚直不阿,宁可辞官也不同流合污。被陷害不连累爱护自己的官吏主动投案,在官吏提出的和他一起亡命时拒绝。重点在于,于自己所得,可以全不要;若连累他人,则万万不可。于道于德,光明磊落,毫无瑕疵。

    苏轼读完《范滂传》,问母亲:“儿若要做范滂,你许我吗?”

    “你能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母吗!”程夫人答他。

    苏轼少年读《范滂传》时,认为这个世界需要正直而勇敢的天才,立志要做一个为真理而不惜以死相争的巨人;到了历尽坎坷,才发现生命里仍是空无一物。当初,他用一片如火的热情来拥抱人生,不料四十年漫长的历程,却尽是错落的噩梦。

    以上这段是一冰先生的解读。对此,我有点不同看法。

    范滂为自己坚持的真理,不惜投案放弃生命。少年苏轼受他影响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不卑不屈一辈子都是硬骨头,走出了相似的人生。苏轼会因立志不成而后悔,感慨一生错付是错落的噩梦吗?

    我觉得大概率不会。

    少年苏轼从范滂身上看到了完整结局,如果他不想如此,大可不必做此选择,既然选择做范滂一样的人,他也必然不会后悔错付。

    明知如此结局,依然还要做的选择,不是权衡利弊,而是心之所向。

    一如范滂临死对儿子所说:“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而下场如此。”后面应该还有一句范滂没有说也不需要说的话,“即使下场如此,我亦无悔。“在他决定投案而不连累心疼自己的官吏,在官吏要和他一起逃亡也拒绝的时候,他一定是知道结局的。知道结局还做此选择,他又怎么会后悔。

    以少年苏轼之聪慧,又怎能不知道范滂所想,而此后四十余年颠沛流离的一生,原本可以随时因才华而免于受难却不作选择,又怎会后悔错付。


    我会怎么选?我没有从小立志,也做不到如此崇高纯粹,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以前不会思考这个问题,原以为人会像大人所说的一样,越活越圆滑,逐渐磨去棱角。人生下半场,越来越清晰的是,磨掉的棱角越来越多,但并没有圆滑,反而露出了本色。没有模糊,反而越来越清晰,对于自己是个什么人。

    面对选择,会怂,会怕,但不允许自己做会后悔的选择。

    范滂,苏轼,不合时宜的选择,不临到头,我不敢确定的说我会怎么选,但对于做这种选择的人,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4|少年底色,颠沛流离终不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ve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