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要点:
哈佛大学语言教育学家Catherine Snow曾说过:五岁时会讲故事的孩子,上学后的学业表现会更好。
第一部分:表达和背诵的本质区别
表达能力:大脑参与进行再次加工,“输入-理解-重组-输出”
背诵能力:大脑并不参与创造,“输入-输出”
表达不是背诵,而是“理解重组”的大脑再创造
第二部分:玩中锻炼表达力
词汇是表达的重要储备,扩展高质量词汇是关键
1)出生开始,描述,重点:读心术
2)一岁+,扩充高级词汇之形容词,重点:储备 3)两岁+,扩充高级词汇之理性词,重点:条理逻辑清晰
4)三岁+,鼓励多轮流动,重点:让对话流动起来
第三部分:生活的记录者
记录生活,建立亲密亲子关系,更能锻炼表达力,一举两得,并对孩子的经历保持天然的兴趣。
1)6个月+,睡前总结,报流水账
2)18个月+,利用照片看图说话
3)两岁+,一问一答,互相补充 4)三岁+,孩子主导父母提问
5)四岁+,说给大家听
今天就可以改变的三点:
1.当你开始对孩子可以说话,感到自己任务完成时,请反思自己,高级的词汇扩展有没有开始做,这时才是真正语言启蒙的开始。
2.当你总是不知道怎么做才算高质量陪伴,又能认知启蒙,请告诉自己,想自己的生活,聆听孩子的生活,这些看上去无用,却是真正的有用。
3.当你因为别人家孩子可以背首唐诗,很多故事而焦虑时,请提醒自己,表达的关键是理解,充足的在创造,这些也许是不错的,但有更重要的。
我的一些想法和疑惑:
表达比背诵更重要,但是背诵对锻炼记忆力还是很重要的,而且智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记忆力,那么还要背诵吗?
我平常跟孩子也会自言自语的说话,也会试图扩充一些词汇,比如形容词,宝宝拿了一个绿色的棋子之类的,因为我自己是一个不善言词的人,总感觉平常说的还是不够多。课程里讲到的“生活的记录者”解了我这方面的疑惑,以后就不愁没话说了。
大J讲课的时候还会把前面讲过的一些相关的重点也提出来重复,这样更加深了记忆和理解,这点很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