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教育部涉外信息监管网中批准设立的中外办学机构和项目就有上千个,更不要说那些“晃荡在外”的“野鸡”机构和项目了。
如何在多如牛毛的选择中辨别靠谱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想搞清楚中外办学背后的“套路”?学哥今天就来给大家小科普一下~

一、什么是中外合作办学?有哪些形式?
有人说中外合作办学就好像是一个“非主流的留学梦”,这种说法的确有几分道理。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
来来来,划几个重点:
1.中外办学的方式是合作办学,而不是合资办学。
2.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招生对象是中国公民。
3.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需要依法取得行政许可。
教育部明确提示大家:中国教育机构没有实质性引进外国教育资源,仅以互认学分的方式与外国教育机构开展的学生交流活动,不纳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加以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学哥梳理了一下,主要有以下这些分类方法:
(一)按照合作形式来分,中外办学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院校型,一种是非院校型合作办学。
院校型合作办学还是比较好理解哒,就是中外学校之间合作。有一种方式是成立一个独立院校,由国外院校和国内院校共同进行教学活动和管理,比如说之前学哥介绍过的宁波诺丁汉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还有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
还有一种院校型合作办学方式是不独立开设一个教育机构,而是在国内高校院系中设置一个二级学院,比如说上海交通大学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
这种形式比较受学生欢迎,毕业后一般可以拿到中外高校两边的学位证书。

非院校型合作是指国内与国外大学在某个专业领域进行项目型合作,这种合作方式比较常见,一般来说该专业是双方学校的王牌热门专业。
比如上海交通大学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合作举办管理学博士学位教育项目 、清华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合作举办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等。

(二)按照学历层次来分,中外办学有本科层次、硕士层次、博士层次等,主要集中在本科和硕士层次。
有关数据显示,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数量上占有优势,而硕士层次在质量方面更胜一筹。中国的顶尖高校,比如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都更倾向于开办硕士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