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yù)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皮厚解读】《弟子规》,是根据圣贤孔子的教诲而编撰的生活规范。圣贤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言行要小心谨慎,而且要讲究信用。
孝为先,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兄弟姊妹血浓于水、友爱互助、惺惺相惜也是孝之内容之一,兄弟姊妹互相猜疑、吵闹、制造矛盾,无疑是给父母增添麻烦,甚至酿成心病。
诚信,同样是中华民族极度信仰和恪守的言行准则,辐射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职场生涯,贯穿于整个人生轨迹。
来,我们再来读一遍: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