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红楼梦》小感悟之(3)辛酸泪痴傻心,谁人懂?

《红楼梦》小感悟之(3)辛酸泪痴傻心,谁人懂?

作者: 弦音的读写空间 | 来源:发表于2023-10-26 23:47 被阅读0次

空空道人读完石头在红尘中历经的那一段故事,觉得甚有趣味,但想要问世传奇,却有疑虑,比如,没有朝代年纪可考,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不过是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有些小才微善,并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抄了去,恐世人不爱看。

班姑,班昭,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东汉文学家、史学家。其父班彪是东汉著名文学家,班昭经常到皇宫里教皇后和嫔妃们读书,在宫中被尊称为老师。班昭在哥哥班固过世后,完成《汉书》的纂写。班昭还有一个弟弟班超,是成语“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创造者。班昭还写了教导班家女性做人道理的私书《女诫》,后广为流传,影响极大。

蔡文姬,东汉末年文学家,博学多才,精通音律。父亲蔡邕是曹操挚友。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坎坷。

两位都是大才女,离不开家庭教育,倘若没有家庭环境的影响,古代女性几乎不可能成才。

石头兄历见的几位女子,宝钗黛玉湘云妙玉不过十几岁,才情比起我们现代女子,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空空道人却说只不过有些小才微善,想那时的人,才识文采,自是与我们现在不同。

石头兄说,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适趣闲文者特多。唉,石头兄要是穿越来一趟现代,或许他该不会如此说了,现如今,即使是适趣闲文读的人也少了,更多的是上网浏览短视频,打游戏,当喷子,不知石头兄悉知,会做一番啥样的感触。

这么多人花上一辈子去研究的《红楼梦》,石头兄却说,这故事或许可以消愁破闷,喷饭供酒,至于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却是不敢随意编造,而是尊重事实原本的样子。

一部《红楼梦》,是梦,却也是生活本身丰富、复杂却又浑然天成的本真。曹公还是在写自己,正如脂砚斋所说,事是实事,叙得有间架,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真是知心人,看得如此透彻,评得如此细致。

曹公开篇立意,早已上天入地,感慨万千。

而故事,还未开始。

故事开始之前,还得讲讲人性,石头的“今之人”放在当下,也是适用的。

“今之人,贫者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总一时少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去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

太贴切了,虽离着千年,人,还是人,人性还是未变。

《红楼梦》之所以流传至今,是有原因的。它的深度和广度,一直没有被超越。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能解者,早已泪尽。

那哪是“痴”,只不过不愿在现实面前低头而已。

只不过和大多数人的价值观逆向而行而已。

想要忠于真实,被也多多少少被曾经的羁绊,绊住。

虽生活窘迫,却不向现实低头,不说假话,说的都只能是可以说的真话,或许这也是曹公的无奈吧。

相关文章

  • 秋之风声鸣于耳, 我心之语谁人懂, 情歌一曲更离愁, 路途漫长孤相伴。

  • 天涯谁人懂我心

    笔落砚池诗成韵, 蝶入花海爱意深。 风抚杨柳飞絮乱, 天涯谁人懂我心。

  • 谁人懂

    嬉笑叶落中 欢心雪飘重 犹哈与相拥 唯是风来冲 竟如君麟甲 谢花月下 浸我一世繁华

  • 谁人懂

    梦中的景象是最安详的时光 梦醒时分的彷徨 眼中闪过泪光 对憧憬的不再梦想 还是不知所措的四处流浪 我痛过,哭过 却...

  • 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2)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红楼梦》“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

  • 琵琶声断 客人散尽 强颜欢笑的伪装 终被卸下 一场表演 辛酸泪洒 内心事 谁人懂 人生已是不易 不如抛开一切纷扰 ...

  • 杂诗

    自古多情人, 终归含心泪。 要问谁人懂? 终是局外人。

  • 无题

    石径幽幽阶上苔, 林深叶茂无人来。 谁知石径谁人开, 历代帝王雄风在。 心 很痛 谁人懂 静下心来 让时间等待 等...

  • 满江红 长夜抒怀

    思潮翻涌,谁人听、寂寂长夜。扪心问,如今残存,几许热血。且笑几时辛酸泪,慷慨前程志未歇。人道是,好男儿到死,心如铁...

  • 《红楼梦》何以自称荒唐言

    曹雪芹的《红楼梦》开篇即言: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大家知道,《红楼梦》是我国长篇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梦》小感悟之(3)辛酸泪痴傻心,谁人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yu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