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哲史复习提纲整理

中哲史复习提纲整理

作者: 子伊Nayuki | 来源:发表于2017-06-29 21:48 被阅读0次

    中哲史复习提纲整理

    1、孔子思想中“仁”和“礼”的关系。

    2、如何理解“与命与仁”?

    与命与仁的与可以理解为“信从、认可”,孔子信从认可“命”与“仁”。一方面,孔子承认“命”代替“天”成为在人之外的主宰力量,“道”能否实现,取决于“命”,受制于“命”。“时命”构成为人的一种外在限制,“天命”成为人的价值信念的终极源头。另一方面,孔子认为要“从仁”,行“仁之道”,行“爱人”之道,“仁”具有情感性,普遍性,本位性,要在日常具体行事中践行“仁”。

    3、如何理解孟子的“四端”?上册,p98

    孟子的四端为“仁义理智”四端,有关孟子的道德修养学说,是一种道德诉求和道德规范。仁关涉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本质,孟子认为人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具有恻隐之心和仁义之性,行仁要从亲亲做起,推爱及他人。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实现途径,行义要敬长,仁是道德规范的集中概括,义则是通向人的道德行为的总称。礼是对仁义的仪式表达,智是了解仁义而付诸行动。所以这四端又以仁义为主,礼智为辅。

    4、如何理解孟子的“王霸之辨”?上册,p103

    孟子要求统治者要以仁心行仁政,只有得民心才能得天下,由此要行王道。孟子把天意和民意看作是同一的,把国家政权的正当性诉诸民心民意,还提出了得各个阶层民心的具体措施,要求统治者要先义后利,确保百姓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正常生活秩序,发展出一套王道政治论。

    5、如何理解老子的“道”?上册,p45

    1.道是宇宙的终极本源。老子在天道观和宇宙论中,把道抽离出来成为一个形而上学范畴。认为道无形无象,创生万物,是独立的和无对待的。但道并非绝对的空无,道有自己的实存性,是真实存在的。“无”是“无名”,是对道的另一种表述。万物是由道从无形质到有形质一层层下贯而成的。同时,老子用道来取代了天命鬼神权威。

    2.道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力。道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道,这种循环往复的运动是向本源的重新回归,即“反者道之动”。老子通过道体也认识到万物的相对性和相互转化的性质。

    3.道也是社会和人生应当遵循的普遍的准则。人类当效法道,依道而行,自然无为,柔弱不争,致虚守静,道则落实到个人和社会中去,修身亦治国。

    6、老子如何看待社会历史的变迁?上册,p58

    老子提倡的思想原则,都是针对真实的社会状况而提出的。老子认为随着社会发展,智慧的开启,膨胀的欲望和社会制度带来了人性的压迫和扭曲,对人的生存环境和身心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我们应该在文明发展的同时反省文明引发的弊端。老子的人道情怀和对现实政治的厌恶,体现了他学说的批判之处和社会乌托邦的价值,由此他提倡顺从道法,无为而治。

    7、如何理解庄子的“齐物”和“逍遥”?p114,122

    庄子的齐物论包括齐物之论和齐同物论两个当面。庄子认为万物在本然未落入对待时是齐同的,落入对待则获得属性和功能,充满了相对性和不确定性,由此引入齐物之论;庄子又认为不同的认知主体和认知情境充满了相对性和不确定性,认知与分辨无意义且不可靠。齐物论表达了对经验世界和知识的否定性看法。

    基于这种看法,庄子提出了“逍遥游”,这是庄子的精神追求境界。庄子意图化去经验世界的对待,超越对待关系而求道,在无己无待中求得逍遥游,以世间为出世间。这也体现了庄子荒诞嘲世与自嘲,游戏人生的态度。但逍遥游并非混世或滑头主义,而是对自然本然和对本真与自由的追求。

    8、庄子如何看待“人间世”?下册,p123

    庄子认为人间世充满了对待,落入对待之中的经验世界和经验事物充满了相对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庄子对主观人为的社会充满了否定态度。同时他想在人间世中出世,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对人世间世俗善恶不能当真,以荒诞精神对待世界,嘲世而又自嘲,延伸出他对人间世的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

    9、《大学》的“三纲八目”。下册,p86

    三纲,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指个人修养层面上的发扬光明道德,新民指社会理想层面上的德化万民,内圣外王完美结合就达到了至善的境界。后提出了为实现三纲而设定的八个条目,这是实现三纲的步骤,是内圣外王的具体化,具体来说,包涵身家国天下四层级和修齐治平四次第。

    10、《中庸》如何贯通天人?上册,p88

    《中庸》把作为价值理念的中赋予本体论的意义,构造了一个诚致中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中庸把中视为天命之性,认为人性是善的,道德是先天的,而存诚致性是贯通天人的关键,是内圣外王的必经之路。通过存诚致性,就可以进达于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11、如何理解《易传》中的宇宙论。上册,p138

    易传把筮法的过程赋予了宇宙生成的意义,认为太极是宇宙最初本源,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四时,四时生八物,宇宙万物都处在永不止息的生化过程之中,道构成这种变化的规则,这即是宇宙论形态的形而上学。

    同时,宇宙生化的过程又包涵了辩证法思想,阴阳是相互对立和依存的矛盾统一体。宇宙大化不断丰富增长,值得赞许,这包涵了“变易”思想。

    这种宇宙论的建构落实在价值观上,为儒家的人伦思想提供了宇宙论的支撑。

    12、荀子为什么要“明于天人之分”?上册,p172

    1.荀子认为天行有常,天具有自然性,社会存在性和规律性,天不是价值实体和道德价值源头。

    2.天具有可知性,因为人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知谓人的本性,感官具有认识作用,心具有思维功能。

    3.所以,明天人之分是荀子的自然观和认识论,人明天人之分,是为了“制天命而用之”,认识天道,支配天道,宰制自然,通过把握天道来支配宇宙,实现心性与天道的贯通。

    13、为什么要“化性起伪”,如何“化性起伪”?上册,p176

    荀子直指天命之性情是恶的,人天然禀赋这种恶,如果认顺这种恶的发展,则将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争夺,杀戮以及社会的混乱。这即荀子之性恶论。

    所以,为了社会群体的生活秩序的建构和维系,需要人为地设置“善”的存在。

    “善”的建立则有待于心的作用,需要心用其能动性的能力来控制情欲,建立起道德意识。所以人在修为上需要存心养性,则能化性起伪。

    14、为什么说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15、孟子、荀子、董仲舒在人性论上有何不同?

    16、如何理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17、《白虎通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18、王弼是如何建构玄学本体论的?

    19、郭象是如何消解玄学本体论的?

    20、《太极图说》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下册,p18

    《太极图说》是周敦颐对《太极图》的解说,在解说中包涵了周敦颐的主要思想。

    第一图中,周敦颐以“无极而太极”解之,只绘一个圆圈象征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沌的无象无形的状态。

    第二图由坎离互含之象构成,蕴含周敦颐对宇宙生成的设想,静极复动,动极复静,而生阴阳,阴阳互含,不可孤存。

    第三图为五行交错之象,周敦颐认为阳变阴合而生五行,万物多样又具统一,“一实万分”。

    第四五图解男女乾坤之道,万物化生之道。周敦颐认为人与万物的产生并无先后之分,但在人与万物的差异性上提出了立人极的思想,主要指立“中正仁义”等的人伦规范。

    21、什么是“太虚即气”?下册,p41

    有形的万物本原于气,无形的太虚亦是气。气凝聚时形成有形的万物,有形的万物消散时则回归太虚,还原于气。气至实至虚,太虚则是气的本然状态。

    22、《西铭》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下册,p49

    张载认为,人承“天地之性”获得至善本性,同时又因“气质之性”而有气禀差异。而《西铭》涵盖天人性命之学,忠教仁义之理,完整地表达了儒家的人生理想和人文志趣,即由气质之性回归到天地之性,正确理解宇宙人生,不为生死夭寿和贫贱祸福所累,不论生活坎坷际遇,弘扬人的至善本性,并且通过道德的自律和实践,超越自我,达到圆满的人生境界,求取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23、程颢、程颐说的“天理”是什么?下册,p52

    “天理”是宇宙本体的太极,是真实无妄的形而上者,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性,真诚性,客观性,周遍性,恒久性。“天理”的存有以“实诚”为根基。气是此理的具体展现形式。

    24、如何理解朱熹的“理一分殊”?下册,p71

    “理一分殊”有两义,分别是理物关系和理事关系。在理物关系上指万物分有一个理,即规定自身之一理,而又强调在万物分殊中见理一,天下之理未尝不一,如“随器取量”,“月映万川”;在理事关系上,则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系统,此理一指道德原则的理一,而分殊则指道德原则在事实生活中因人之性的分殊。综合以上两义,理一分殊其实就指太极与万物的关系,万物分有太极以为体,万物之中又各有一太极。

    25、什么是“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下册,p75

    张载认为,人承“天地之性”获得至善本性,同时又因“气质之性”而有气禀差异。

    朱子认为,天命之性无有不善,气质之性有善有恶。因天地之理相通,故天命之性又称为理性。天命之性从本然与理上说,为形而上,气质之性兼理气言,为形而下。

    26、如何理解陆九渊的“发明本心”?下册,p88

    发明本心是陆九渊的修养论,在陆九渊看来,人心有病,为贪恋物欲和一得之见所蒙蔽,需经历一番剥落,才能得一番清明。同时,克私欲,去意见也是与人的日用常行一同进行的修养与实践活动。

    27、朱熹和陆九渊在哪些问题上有分歧?下册,p98

    1.为学的入手问题。朱熹认为应当先使人博览而后约之,陆九渊认为应当先使人发明本心再使之博览。朱熹认为陆九渊教人太简,陆九渊认为朱熹教人太为支离。

    2.道问学与尊德性的争论。陆九渊强调尊德性的始终优先性及其对道问学的统摄性。朱熹则主张去两短,合两长,寻求二者的平衡。

    3.“无极而太极”问题的争论。朱熹和陆九渊的争论主要在无极与太极的关系以及涵义的训解之上。朱熹认为太极是万理总汇,万理无方所定极因而称之无极。陆九渊认为“极”为“中”,太极可立而无极不立,同时此句表达的是老子有生于无的观点。

    4.对阴阳的不同理解的争论。朱熹以理气关系理解阴阳,阴阳属气,构成万物,为形而下。陆九渊以道器关系理解阴阳,阴阳即道,为形而上。

    所有争论,实质上都源于道问学与尊德性,穷理与尽性的分歧。

    28、阳明“龙场悟道”所悟何事?下册,p129

    阳明龙场悟道,所悟为“心即理也”。阳明大悟格物致知之旨,认为不当求理于事物,求理应向内部寻求,心理同一,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这也是王阳明在居夷处困中自求心之本体的结果。

    29、什么是“致良知”?下册,p138

    在阳明看来,良知就是心之本体及其发用流行两面的统一。良知是人的“天植灵根”,但由于私欲的蒙蔽使其不得显现,故需致良知。致即推致,将发于良知之是非好恶推致于事事物物之中。以良知统摄人生与事物的过程即为致良知。

    30、什么是“四句教”?下册,p143

    四句教的原文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的涵义实际上就是从至善心体出发,经过为善去恶的格物功夫,达到无善无恶的境界的回环。以境界表达本体,体现了王阳明心学的本体与境界的一致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哲史复习提纲整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yv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