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01年,我11岁,在镇中学读初一。我家离学校大概10公里的距离,每天骑自行车来回。那年,我在学校结识了一群自认为合得来的同学,放学后我们往往会在教室里谈我们的共有的话题,有时候还会偷偷聚在一起喝酒,常常要天黑才会回家,我们住在以镇驻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村子,回家都不顺路,所以大家特别的贪恋聚在一起的时间。
从学校到我家要穿过4个聚集的城关村,然后再走5公里的村路。每天聚会后,我会特别享受这一段路程,没有任何羁绊,还有皎洁的月光陪伴,我骑着自行车飞奔在这段路上,常常会思考着人生。还会借着皎洁的月光,路旁的白色蔷薇,发出那个年龄的一些感慨,
我喜欢那种自由,那段路,更是格外的美,有时候月儿高挂,月光皎洁,打在白色的蔷薇花上,显得那花格外的忧愁,那时候我不知道那白花叫什么名字,便将他取名寒月凝愁。后来网络兴起后,我吃常用它来做网名。
二
2001年,王叔26岁,他中短发型,锥子脸,皮肤白皙,眉毛浓密,眼睛不大但放着光,薄唇殷红,在他的脸上从来都见不到胡须,说不上是英俊潇洒,但就是有着一股子清亮的感觉,黑色皮夹克里裹着白色衬衣。
我们村是某省会城市下属县级市下属某偏远镇的某偏远村,村子人以种菜卖菜为生,村子里的男人常常是一身泥巴一身灰的,想他这么干净的男人,很少,有一个是二奶奶家的三叔,在我所在的镇中当校长,还有一个是三奶奶家的二叔,在镇中当校主任,但他们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见到。
而王叔,我几乎天天见,他常常下午四五点钟经过我家门前,通常是徒步,应该是下班回家,但我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
在我家门前那宽宽的马路上,他见了我会很主动的看向我笑着说,喊到,琳琳,吃饭了?
那时候,村子里不是所有人见面都会说话,主动打招呼。
后来,我觉得他对我很
在村子里格格不入。
我见过几次他的老婆和女儿,水灵白净,跟他一样的格格不入。
三
每次见到他常常是下午四五点左右的样子,其实最初的时候,我并没有关注过他,尽管他多么的英俊,他对我来说只不过就是个人而已。
是村子里英俊潇洒的男人,他不像村子其他男人一样,种地出苦力。而是每天穿的干干净净,一看就是坐办公室的。他皮肤水灵的像女人一样,特别的白皙,锥子脸,浓眉,眼睛虽然不大,但却透着俊朗。那年他的女儿3岁,跟他长得一模一样,一样的水晶可人。他的老婆也一样。他全家人在我们那个种地为生的村子里都显得那么的水灵,让人看了就心生妒忌。分明的城市人,跟我们格格不入。
我家离镇子大概有10公里远的距离。为了方便上学,母亲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从学校回家,要经过三个分布集中的城关村,然后到镇驻地,从镇驻地再到我们家还要走5公里的路,这段路,那会儿还没有路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