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人给我儿子报了一个作文班,上课结束后,老师给了家庭作业。
我儿子回家后,迟迟没去写。
我知道,如果周末不写,平时就很难抽出时间写了。况且,越往后记忆越模糊。
所以,我感觉我必须做点什么。
我一开始耐心地劝他去写作业,但是他竟然总是逃避,而且他还不太愿意把内心的想法和我说。
我感觉,我空有一身的教练技术,竟然一下子没找到切入口。
这时候我着急了,看着他那个无动于衷的样子,还不理解我的小眼神,真是气不打一处来。真想大吼他一声,来发泄我的心头怒火
不过我们教练也不怕面对如此“阴暗”的自己,
吼他,我也能理解我要什么
我要他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我要他成为一个迎难而上的人,我要他掌握作文能力
当然,在情绪来的时候,我的情绪语言是——我不想他成为拖拖拉拉的人,我不想他这惦记着玩,我不想他遇到困难就逃避
这个“不想”的“不”,是一种毁灭的力量
让我想起,小时候的小学班主任
把上课时,偷偷传的纸条,一把夺过来,气愤地撕了。就是要把一切不合心意的,都毁灭了。
但是如果我们把“不想”转化成“我想”,那就不一样了
拿三国演义的诸葛亮和张飞举例子
遇到不顺心的事,张飞说,来打一架,大战三百回合
诸葛亮是,我想个计策,避其锋芒,智取之
我特别喜欢老版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与鲁肃一起去草船借箭的片段
诸葛亮坐在船上,让船只靠近曹营。
曹操射箭,箭太重了,一边都快倾斜了
鲁肃大为不解,而且怕的不得了
诸葛亮还在船里哈哈大笑,还气定神闲地弹琴
我们内在最深的稳定的感觉,其实就像演义里草船借箭里的诸葛亮,丝毫不乱
我继续回到和孩子交涉的场景
我当时发现了自己想吼他的情绪,发现后,立马就转念,转成“我想要”
当我转化成我想要,我就内心安定下来了
既然我想要,我要他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我要他成为一个迎难而上的人,我要他掌握作文能力
我就换种“激发他自主性”的方式
我去好奇他的标准
我问他:“写作文这件事情,难度是0分到10分,你会打几分?”
他说:“10分”
我就继续问他:“你觉得难度是1分的事情是什么?”
他就告诉我究竟是什么事情
后来他一点一点地告诉我,难度从1分到10分分别有哪些事情
让他给各种事情打分以后,
我问他:“难度在几分以下,你愿意做?”
他说6分
我问:“那如果不写整篇作文,只写一段,难度是几分呢?”
总之一点一点地问他,他终于愿意去写了
当然,我知道我的提问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但是,我想说,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总会有我们的办法
毕竟我们比他们见识广,“套路深”
今天可能我用了些“手段”,就是让孩子自己说服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