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一格
壹
近日网上爆了一条新闻:一位90后姑娘因拒绝男同学的求爱,被对方从房间推到天台,从19楼扔了下去,女孩当场殒命。
法制网简报血案的发生,有时候原因却很简单。一个不爱,一个爱;一个拒绝,一个求而不得。最终,一个被害成为人间魂,一个成了杀人魔。一桩人间悲剧就此酿成,在他们最美好的年龄。女孩是91年生,生命永远停止在26岁这一年。让人唏嘘不已。
无论悲喜,总会有一批戏客在“观摩点评”。
据男孩透露,在追求莎莎期间,在网上前前后后买过三四万的礼物,包括蔻驰的包、卡西欧相机等,还曾一起同行旅游,费用都是他出。
一旦关乎到感情和金钱,如同一根燃起舆论的火引,中国网民们围观了这出大悲戏,结果就炸了!
“把它扔下去还不如干了她呢,判刑也会轻点”
“这女的活该”
恶毒的评论各种令人发指的谩骂,被键盘侠们摆到了台面上。有人发起了一起投票。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看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用舆论制裁死者。一切都是因为,男孩口中所说的“追求八年、送出了三四万的礼物”。
“礼收都收了,还不答应人家,也不给人睡,备胎玩的6,你不死谁死!”
一旦有个别网友表明薛某不该杀人的观点:
“评论中,那么多宣扬受害者有害论的,真实设身处地为杀手着想啊……原来杀人也可以变得这么情有可原……”
极少数网友随即会引来言辞恶毒的群喷。
群喷实在难以想象,受害死者家属看到网上的谩骂时,他们对这个世界会是怎样的痛恨、愤怒和绝望。
受害女孩的妈妈据女孩的表哥称,薛某曾多次发红包给莎莎,她看到后立刻退了回去。转账备注中明确写着——“不需要”。
此外,据莎莎的室友小敏以及知情人所说,姗姗是在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工作,本身就有经济能力。
八年期间,薛某送了五样礼物给莎莎,但莎莎当时表示并不需要这些礼物,还试图退还给对方,但对方表示只是单纯送礼物,没有别的意思。
后来,莎莎究竟有没有以现金或者回礼的方式还回去,不得而知。
警方介入案情之后,调取了二人的手机聊天记录,结果显示,薛某经常给莎莎主动发短信,但她明确予以拒绝,并将薛某拉黑。不仅如此,薛某还曾提出要与其合影,但也被拒绝。
然而,薛某所说是否属实,真相如何,人去楼空,再也死无对证。一切的一切,不论真相如何,女孩都罪不至死。
这件事让我感到相当一股凉意的是:
当大多数人在声讨被杀女孩的时候,究竟有没有想过:你们所营造的舆论环境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毁灭力量滋生的巢穴,你们极可能成为了下一个情场失意后的杀手助推者。
贰
这样的案件,真的不是个例。
我在检索条输入“情杀”后搜索结果多达近200万条网页,于是随意放出几个。
1、2011年5月8日,中南大学一男子将一女生杀死,随后自杀未遂,女生当场死亡。经查,男子长期沉迷网络游戏,受游戏影响,其恋爱观占有欲极强,在求爱不成后,便产生以毁灭方式杀人泄愤动机。
2、2012年2月初,欧某因不愿与女友分手,便从北京赶到珠海千里找女友,后发现女友已有新男友便血刃女友,将其女血刃30余刀。
3、2015年6月10日,邵阳学院一名女生被同校男生魏某杀害。该男子因屡次求爱女生遭拒,由爱生恨。在学院办公楼前刀捅女生13刀,女生两肺均被扎穿,当场死亡。
4、2016年4月30日,上海海事大学研二学生徐某(男)因恋爱纠纷对被害人周某(女)行凶,用腐蚀性化学物质泼洒女孩,用尖刀戳刺其身,致其死亡。
5、2016年6月15日,哈尔滨某校内,一男子进入学生公寓持刀杀害一女生后跳楼自杀。两人曾为恋人关系,分手后男生一直纠缠不放,试图挽回无望后,将女生刀捅后自己跳了楼。
这还仅仅是被网络曝光的。多年前,我在大学的时候,就听过很多此类事件。只是从前,年轻人还在混BBS和人人网,彼时的网络还没有现在这样四通八达,很多事情刚被曝出,就被该校公关封杀。
实际发生的,远比我们听到、看到的要多得多。其实,不仅仅中国如此,在国外同样。多少年轻的生命才刚开始,就因为一场错误的爱情被毁灭。
叁
大多数人还是幸运的,没有遇到薛某式的追求者或男友。然而,就算是没有遭遇此种惨痛的境地,遇到一些极端的人,也会留下心理阴影,甚至是死里逃生。
我的朋友在大学中曾遇到两次。
一次,一位男生晚上十点左右给她打电话,说自己要到天台,要是不答应他,他就从上面跳下去,“四层高,你信不信?”。当时她还准备要乘车过去劝阻,被我们几个朋友一分析后制止了,并报了警。当然,她还是吓到哭,整晚没敢合眼。后来也证实,那个男生仅是为了胁迫她,并未轻生。
很难想象,如果她赶过去,两个人一旦发生争执,男生情绪失控,会有怎样的后果,往坏处想,真的很瘆人。
另一次,是她过生日的时候。一个老同学没有打招呼就意外地从异地风火地赶来,她请大家吃完生日宴后,男生非要跟着她一起去租房,她本拒绝,但男生说很久没见,坐坐就走,她想想家里也不止她一人,还有另外两个姑娘呢,就同意了。当晚,她再一次拒绝了他的表白,并说了抱歉的话。
男孩说,“我们到天台上去,我把你推下去,那你就不欠我了”。那一刻他手里还把玩着家用的一把锋利的剪刀,脸色阴沉,他不是在开玩笑。她吓呆了,房间其他两个姑娘坐在床上聊天,全然不知她这头发生了什么。“我去下卫生间”,她说,她慌忙走进卫生间,把门反锁,坐在里面害怕到哭了起来。后来那个男生用剪刀划了自己掌心一刀,离去。
不止是她,我相信很多芳龄的女生都碰到过此类事情。加上女性本身在生理上就属弱势,遇到此类事情根本无法抗争,危险性极高。
否则,1米6的莎莎怎么会轻而易举地被薛某整个人拎起,从19楼摔下去。
工作之后,但凡女孩的工作环境较优质,无混乱的朋友圈或极端的情感纠葛,遇到的机率便几乎为零。
但尚在校园的姑娘,凡事缺乏戒备心理,情商还在慢慢修炼,处理事情自然没有那么面面俱到。遇到一些极端的追求者,很可能会受伤。
并且,在一些难以察觉的外力助推下,比如刚好有极端性格的对方遭受了其他方面的打击,丧失了个人意志力,这时面临爱情上的失意,极可能会发展成为一桩情杀惨案。
当然,也有不少的女生,被分手选择割腕自残,可能对方并也没有多愧疚,倒把自己弄得身心惧伤,家人焚心沉痛。
爱情的炼狱,对于很多人的成长来说是一道鬼门关。少男少女们如食蜜饯,亦如飞蛾扑火。好的时候,声称可以为其生为其死,不好的时候,恨不得下地狱。说它是某一类人的生死攸关,真的一点不过。
当因情演变的伤人自伤,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时候,就已经不是研究去声讨谁、谴责谁的时候了。而是,想想这背后的根源是什么,思考如何预防、减少此类悲剧的发生。
肆
为什么普通人一言不合顶多是吵架,再严重一点就是老死不相往来,而他们遇了挫折,却要杀人?待自己喜欢的人,像一头牲口一样,对生命如此不屑。
他们不知道杀人犯罪吗?
警方调查的时候,在薛某的网页中,发现他在网页中输入过“自杀”、“杀人”、“杀人犯怎么处置”等关键词。显然,是知法犯法的蓄意杀人。
何况,这是一个法治普及的社会,众人皆知伤人犯法,杀人偿命。
他们有精神病吗?
上面陈述的案件调查结果显示,包括朋友遭遇的举例,多数并不是。
东野圭吾的《彷惶之刃》里,两个精神正常的青春期少年杀了不止一个姑娘。
大多数的他们,99%的时间里是正常人。
除去精神病患,据我所知,他们在生活中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甚至是暖男,是贴心女,是他人口中比普通人更多几分的痴情梗。
薛某追了莎莎八年,杀她的前一天晚上,他听见她与男生通电话。“电话里我听到她在说我,说我喜欢她,追求她,她不喜欢我,希望我走。我一直喜欢她,看到这样的场景,嫉妒她和其他的男生好。”薛某说,听到这通电话后,就产生了要杀死她的念头。
相对于平和的解决方式而言,他们太容易被人性的恶念所挟制。
一旦遭遇心理承受范围之外的挫折,极易作出极端的行为。这种在特定情况下的边缘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人格上的缺陷:强烈的嫉妒、自卑,控制和占有私欲,以及难以控制的情绪和行为。
那么,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我想,无非是老生常谈却极少有人关注的一点:成长教育问题。其中,情感心理教育是里面的一个关键点。
薛某生在家产千万的家庭,在美澳两国留过学,受过更为优质的教育,但却入了歧途。
不谈薛某人,也有多少211、985的大学生们成为情杀恶魔,深陷囹圄。
很遗憾,中国并没有普及心理教育的环境。中国的很多家长们真的以为学校的教育能够包揽一切,于是放一百二十个心地将孩子丢到学校里去成才成长,却忽略了一种心理情感教育这种东西,是应试教育无法给到的。
课堂里的老师们忙着禁早恋,忙着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们考出好成绩。而大学里,老师们通常责在授业。
那么,比起呼吁心理教育普及,目前更有可操作性的是,我们自身究竟可以做些什么事呢?
(一)
对于父母来说,从小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的熏陶
孩子看见的是的家人自私、狭隘、占有的爱,那么极有可能会成为父母的翻版。
反之,看见的是家人无私、体谅、包容的爱,那么长大以后必定以此为尺对待自己的恋人。
然而,也真的希望有一天,父母会在孩子情窦初开的懵懂里,跟他们谈心:
“喜欢一个人,不是不顾一切的占有,是互相成全。”
“难免会不随心,对待不愉快的感情,要爱得起,放得下。”
“喜欢上一个人,是喜欢某一类人,没有了他(她),你还会遇见他(她)。”
(二)
对自己而言,注重内在人格的自我完善
是否拥有分辨可为不能为的能力;是否能够抱以诚善爱人;是否能以一颗平和之心看待失与得。
甚至在没有好的榜样参照之下,在糟糕的生命体验中,是否能够拾起重新创造属于自己活法的勇气。
当你被感情里死去活来的时候,是否会告诉自己:“要抵抗人性之恶意,不要伤人伤己。”
我想,比起事后的无可挽回,提前进行心理情感教育,关注自身成长健康,是一个人正三观、完善人格的必经之路。
那些谩骂死者的乌合之众,当一些人受到怂恿和蛊惑,谁能保证,下一次不是因为四万的礼物,而是生活里的鸡毛蒜皮,厄运不会降临周身。
伍
我今年26岁,死去的莎莎也是这个年纪。
我特别感慨,大概很多人的成长都有如长征一般的血泪史,不知道会遇到怎样的人,甚至在曾懵懂的年纪分不清是祸是友。
感谢我曾经拒绝过的男孩们以及分道扬镳的前男友,没有将我杀死。我的亲人也不必承受失去爱女的大痛,更不必承受爱女遭舆论非议的剐恨。
也感谢,我一直怀着心底的诚善,希望他们最后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万幸。
直到现在,我仍旧希望自己以后生一个女儿,给她我能够给的一切的好。但是我很怕,怕长大后的她,因遇一人而受到半点伤害。
我想,我能够忍受她被人拒绝,独自面对爱情的失意,因为这是为人必经之苦。但我绝不能忍受她因被追求或不愉快的恋爱,被人以不法不德的手段伤害,不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我无法忍受。
若此生有幸,有一个小女儿。我能够为她做的,就是在她到来之前,我已做好了准备,我是一个心智成熟、人格完善的大人,能为她做一个正能量的榜样。
我会告诉她:什么是爱,以及如何尽可能免于一场来自恶力量的伤人自伤。
如果人人如此朝着此方向努力,这个世界的为情成疯成魔的悲剧会少很多。
莎莎姑娘已走。当我们眼见厄事,应思考并作出行动如何避免悲剧再次发生,这才是我们努力向美好而生的意义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