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倪焕之》是叶圣陶先生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全书18万字,完成于1927年冬。小说透过描写倪焕之短短35年的一生,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包括五四运动、五卅爱国运动期间,主人公的思想精神面貌和生活历程,谱写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从迷茫到觉悟,到积极投身到救国救亡革命中的生命悲歌。
《倪焕之》是一部主题思想成功的长篇小说。
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茅盾评论说,把一篇小说的时代安放在近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不能不说这是第一部;而有意地要表示一个人——一个富有革命性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怎样地受十年来时代的壮潮所激荡,怎样地从乡镇到都市,从埋头教育到群众运动,从自由主义到集团主义,这《倪焕之》也不能不说是第一部。在这两点上,《倪焕之》是值得赞美的。
德国汉学家、翻译家、作家沃尔夫冈·顾彬这样评论《倪焕之》,“小说承担了描写现代英雄的困境的任务”,“在倪焕之这个形象上,叶圣陶描写了一个处于持续变动的世界中的现代人的状态”。他在“现代性”的角度下,解读了倪焕之面对中国社会向现代性转换中所不能解脱的“彷徨”。
现代作家林乐奇在《倪焕之与叶圣陶的文学创作》评论道,倪焕之显示了时代的潮流对他的深刻影响,体现了这一历史潮流中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
《倪焕之》创作艺术上的成功也是十分突出的。
叶先生在《倪焕之》中的白话文表达艺术可谓炉火纯青。《倪焕之》写成于1927年,这时白话文与古文论争刚刚结束,白话文作为文学正宗的地位得以确定,但是这篇白话文小说在叙事、描景状物、心理刻画的叙述表达方面已经非常成功,句式规范,遣词用语准确生动,语言自然流畅,含义晓畅明白,即使运用当代语文的规范标准反复衡量,也几乎找不到明显的旧时代痕迹。
叶先生的文学描写艺术技巧也十分娴熟。《倪焕之》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大多细腻深刻,表达真切动人,语言自然优美,这在现代作家作品中是出类拔萃的;在景物描写方面,精炼准确,优美动人,对作者要表现的时代背景和主人公时下的心情起到了很好的烘托、衬托作用。特别是农场相见那段,情境融合,细腻深情,文笔经典优美。
这阶段时局的动荡不休和东西思想的激烈碰撞,造就了大量成功作家和优秀文学作品。《倪焕之》作为叶先生尝试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取得这样的成功,得到文坛名流的高度评价是了不起的,反映了作家创作思想上的成熟和高超的文学素养。
尽管如此,认真读完《倪焕之》,个人感觉还是有点意犹未尽。作为一部背景宏大、立意高远、题材严肃的长篇作品,私下认为也许还有些笔力未尽的小小遗憾。
首先,经典人物的性格变化缺少演进路线的过渡,重大思想转变显得突兀。比如女一号金佩璋,本来是个从旧家庭脱身出来的思想独立、自觉自立的清新脱俗的新女性,一旦怀了孩子,因为身体生理上的不适,就变成了不肯读书、厌倦社会实践的少奶奶,这个转折太快,给人的感觉是,金小姐一直以来的美好表现,像在演戏。再如王乐山,他是倪焕之后半生思想的导师,走上革命运动的引路人,但他的成长路线也不甚明了,他的思想是怎样发展成熟的?是职业革命家还是自由战士?文中都交代不甚清晰,导致他的形象朦胧不清,他的革命行动也有些孤立突兀,看似一个横空出世、孤军作战的人。
不仅如此,其他人物的形象也有些模糊。像金树柏,亦商亦农,亦新亦旧,像个乡绅又像个隐士,像个新派人士又保守旧习,有时潇洒又有时凝重。他的背后也缺乏一个背景人群,他好像活在狭小的自我圈子里,看不出他在什么状态,显得飘忽而古怪。
再就是重大事件描写局部化,缺少波澜壮阔的宏大场面,尤其人物的行动与大场面贴合的不够。倪焕之经历的年代,是近代最复杂多变波澜壮阔的时代。他所生活的苏南水乡,离上海接近,又是新思想活跃,旧思想极保守的地区。他身边的人,都是代表了时代特点的典型人群。他所做的或经历的事,大多是当时最有典型意义的事件。
作品前半部分,倪焕之参与乡村学校改革的行动是细腻生动的,人物形象是丰满鲜活的。后半部分,他在上海参加五卅运动的部分,也不乏大场面的描写,但是只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出现,只是大事件的一个局部,主人公在这个大事件中又是孤立行动着的,边缘化的,看起来像仅是大事件中的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有可能作家确实认为倪焕之不是大事件的核心人物,只是大事件中的普通一员,不能凭想象对历史进行生编硬造,但是因此也就弱化了人物的斗争形象。
次之,倪焕之的病死削弱了青年斗士的形象。他的死固然反映了小资产阶级斗争失败后的脆弱性,但是作为一个一直激进着的,为理想奋不顾身的青年民族主义者,这种死法有点委屈消极,缺少一种为理想而必死的悲剧性,看起来也不一定非死不可,因此不一定能激起为理想而奋斗的后来者的悲愤,尤其是后来革命者对他的理想的继承。
这部长篇的前半部分读来感觉是完美的,到了后半部分就感觉越来越概念化了。据说叶先生在写作这部作品时,规定每个月要至少交出两章,一年内必须连载完毕,小说写作也就变成了刻日功成的机械的劳动。那时他供职商务,白天须编稿改稿,撰写校对,晚间回到家中再挑灯写作,他从小就不惯熬夜,至多写到九点、十点便须放笔,所以写作时间是不充足的,小说也缺少思考和打磨的机会。
也极有可能作者写作时还没有细腻地架构起长篇小说的格局,加上时间任务紧迫,后面也就渐渐粗疏了。叶先生后来不再写长篇,也许是这部长篇给了他痛苦的写作体验。耗尽了素材和心血,写作过程紧张痛苦,完成后并没达到他的理想,这种写作体验应该是痛苦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