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有不得自己就刷了一会视频,其中有一条视频令我记忆深刻,也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另一个视频。看视频自然也会看看网友的评论,而这些五花八门的评论往往令人深思。
昨天看得视频内容是,在一次军队式管理的夏令营活动中,小队员们像往常一样把吃剩下的饭倒入垃圾桶。教官看见以后,召集小队员和其他教官开会,首先是苦口婆心的劝导小队员们要珍惜粮食、吃多少打多少、减少浪费。然后要求小队员们看着教官将他们丢弃的食物一一吃掉。
然后记者采访这些小队员,显然他们是受到触动的。有的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愧疚,有的表达自己认识到错误,有的表示以后吃多少打多少不再剩饭。显然,这件事对孩子们有灵魂上的触动,也许对未来影响深远。
接着看看评论:
没有必要道德绑架。
商品社会,付钱即真理,家长已经为孩子支付了餐费,如此要求大可不必。
孩子已经吃饱了,为什么还非要吃完,吃太多对健康有害。
显然,这样的评论有很多条,也有很多附和者。
我也想起之前看过的另外一条视频,父亲带着孩子去吃自助餐,孩子打了很多东西,父亲教导孩子,吃多少打多少。孩子说自己能吃掉,可是当父亲去取食物的间隙,孩子倒掉了很多食物,父亲回来后发现少了很多食物,并在垃圾桶中发现了孩子倒掉的食物。父亲二话没说,提起垃圾桶就吃。孩子一边阻止父亲一边哭着认错,但父亲坚持把孩子倒掉的食物吃完。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条视频下面,有很多正能量的评价,对父亲的教育方式也是赞赏的比批评的多。
我陷入了沉思,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得到不同的评论,难道不是一批网友吗?或者这两个视频中展示的不是同一个问题吗?
虽然我知道每个人的有自己的价值观,但有一些明显不符合公序良俗的基本价值认知也会在人群中产生争议,那是做人的底线,这令我有点恐惧。人与人的认知差异真的可以如此之大。
才深刻理解老家结亲的时候,家里的老人会打听对方三代人的情况。如果家里的长辈人品、人性堪忧,很可能双方的亲事就会终止。以前觉得这样的事对年轻人很残忍,长辈们的人品不代表小辈们也如此。但如今,我开始动摇了。只有经历过平淡生活的考验和磨练、多姿多彩人生的诱惑、柴米油盐中搓打,才能真正把一个人的品性展现出来。
简单的生活、理想化的幻想,通过自我克制和向上的欲望,可以暂时引领一个人走正道。但经历过生活磨难和诱惑的人,却不一定能抵挡内心魔鬼的力量。
每一个人都有一套自圆其说的道理,每一个都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扮演正义的卫士,即使做错了事,也能用自己的理论搪塞过去,将原则性问题,转化为人性问题,或转化为心理问题,甚至转为幼年时的经历正当化,把那些错误变成理所当然的结果来迷惑他人。
可是善良的人啊,千万要擦亮眼睛看清楚,这个世界所有的狼都会披着善良、真理、情感等外衣,蛊惑单纯、简单的人,看透这些把戏,调正自己的三观,不要回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