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完成日更文后,通常会看一会儿书。看什么书由心情来决定,因为同时在看几本书,都是利用日常的碎片时间翻阅。
比如心理学方面的书需要很安静的心境才能看进去,心绪烦躁的时候还是看小说比较好,可以让自己快速离开现实到虚幻的世界里,忘却眼前的烦恼,让自己跟着小说里的主人公喜怒哀乐。
为了保重身体,我基本不看电子书。纸质书堆满了我的书房,没有刻意看什么,大部分书都是家里父女俩买的。
因为孩子从小就喜欢阅读,二十多年了积攒了多少书就可想而知。当然,在孩子高中毕业时已经清理了一大堆捐到学校统一送到贫困山区,小学之前的就不用说早都送给亲戚朋友的孩子了。
但纸质书每年都会增加一些,全家最懒看书的就是我啦,美其名曰做家务没时间。
记得《乱世佳人》我带到上班的地方偷偷看,花了我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手机,连固定电话都不是家家户户有。哪来网络?什么电子书?就是高科技嘛,能碰上电脑的就是大知识分子。我去上了一个电脑基础应用培训班,拿了一个证书走路都脚下带风。
就在那个年代你一个姑娘家不看书你想干啥?大多时候都是在看书,书也没什么书,就几本杂志而已,买书在当时对我们来说无疑就是现在买时装的感觉,那是多么值得炫耀的事情!买书,省着买,书是奢侈品,不是人人都买得起的。
借书就是一时髦又高大尚的事儿。
图书馆借书不但有期限还要花钱的,但不贵。图书馆书多,时间上却不灵活。你下班,图书馆也下班。路程有点远,每次只能利用假期骑自行车去。
单位也有图书室,但好书基本让图书室管理员管理了,没有关系还轮不到你看。想看,同事之间相互借呗。
年轻时候的我也是爱看书的吧,还报名参加文学社,所有资料信息都是靠邮寄,自己也曾投稿文学社的哦。
都说安家立业,有了家,有了孩子时间便不再自由,时光随着自己的追求一年又一年从指尖悄然流失,留下的只是漫长足迹。当鱼尾纹,法令纹替代满脸的胶原蛋白时,已经失去了自我。
话题扯得有点远了哈,再说回来。
完成日更文后,顺手翻阅了《罗辑思维:人文篇》后有一点感想。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认知,从越多角度看待问题,就能从越多角度认知世界,你就能发现事物的关联,看清世界的运转方式,把握事物的全貌和本质,就有越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就在于我们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相邻关系,使得我们的命运和一些我们陌生的东西在一起,如各种各样的人、机构、话题、观念,这些虽是过客,但只要在我们的生命中存在那么一下,我们的命运、难题、状态就有可能被彻底改变。
“阅读如此美好,任何功利心,虚荣心的杂质都是对它的沾污。”由此让我想到,我们写文是给人阅读,我们阅读是为了丰富自己,一切都是相辅相成。
阅读与写作都不是容易的事,需要靠大剂量高强度的后天训练才可以的,说白了就是要有足够的自律。
齐帆齐商学院第8期书评影评写作特训营第(1)篇(1169)字,共累计(1169)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