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看过俞敏洪写的《我的2022》,感觉非常真实且给人启发,所以看到他又出新书,果断开读。
这本书叫做《成长比成功重要》,作者是俞敏洪以及其他8位新东方高层。在事业上,这些人都功成名就,但是书中他们谈论的话题与新东方无关,而与家庭教育相关。
这些人大多受过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熏陶,对待家庭教育有着开放、包容的心态,且能对中西方的教育理念取长补短。
他们都回忆了父母对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也谈及了自己如今身为父母,在养育孩子时采取的理念,遇到的困惑,和取得的经验。
这本书的阅读感觉就像是参加了一个育儿座谈会,听大家唠育儿家常,没有空洞的理论,全是真实真诚的分享。在这个过程中,会深深感受到一个人的成长受父母影响这大,而这种影响又会传给下一代。正面的影响,代代相传,那是家族文化的传承;负面影响,则需带着觉知去内省和修正。
俞敏洪出生于农村,第一次高考英语33分,硬是考了三年终于圆梦北大。他说自己的毅力和对待困难的态度来源于母亲。母亲虽为农民,却没有深厚的土地情结,经常给他讲家乡名人徐霞客的故事,鼓励他走出家门去看更大的世界。所以他说正是那种“穿越地平线,走向远方的渴望”激烈着他不断向前。
在养育自己一双儿女的过程中,俞敏洪说:孩子的生命应该有诗意、雅致的部分,他们应该有懂得欣赏一切美好的能力,但是我们的教育过于急功近利,没有给孩子在这一点上的成长空间,这一课,父母应该给孩子补上。所以他很重视培养孩子对自然的热爱。他曾在阴历十五的晚上,带孩子在沙滩上坐了三个小时,就为了看月亮从海边一点点升起。他希望孩子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找到自身的热爱,快乐地生活,做最好地自己,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受益于母亲积极、乐观和鼓励教育的徐小平则认为,拥有自由选择是一个人快乐幸福的人生基础,所以他从不逼迫自己儿子。即便是儿子在选修了烹饪课时,他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稍有不快,但他会马上有所觉知,支持和信任孩子自己的选择。
而被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缺乏父母陪伴的谢琴则坦然分享了童年时心理上的孤单和缺憾,但她也从积极的一面看到爷爷奶奶在为人处世方面给她的正面影响,并在养育下一代时非常重视给孩子提供安全感的滋养。
在育儿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的周成刚非常坦然地分享了儿子那并不顺利的成长过程,他在国外留学时,担心自己儿子母语退步,五岁时拼命给他补习汉语和数学,后来由于工作原因,又把儿子带到伦敦,拼命地赶英文,好不容易英文赶上来了,被俞敏洪邀请回国参与创办新东方,又开始给孩子补数理化,再后来加拿大移民审批下来,儿子又去了加拿大,英文又赶不上了,对于孩子来说,无论到哪里都总是不如别人,总是要拼命追赶,然后不得已又回国了,去了复旦兰生中学,结果文化课实在赶不上了,孩子过得很艰难很焦虑,日益沉默。这一番折腾,外人都看得都有点头大。好在他们夫妻终于醒悟,开始帮助孩子调整心态,不再与周遭对比,慢慢地才让孩子恢复自信。
这个不太完美的育儿过程也让周成刚不断地反思自己,调整自己,过程有些缺憾,好在结局还算完美,儿子后来找到了自己的热爱的专业,已入读大学了。
所以,并不是说这些社会精英由于自身的财富和地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就会一帆风顺,他们也会有焦虑,也会有困惑。重要的是不断地自我学习和调整。而且,每个家庭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谁的理念就一定是对的。有所借鉴,有所启发,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