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馆找书看,并无目标。看到这本《一个真实的孟小冬》,拿下来翻翻,一看作者名为许锦文,心中一动,有心查看一下他。只见编后记里说,许锦文是上海复旦大学的教授。搞错了吗?我认识一个人,已经有十多年没有遇见他了,他就叫许锦文,但他是同济大学化学系实验室的老师。知道他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与精通异乎寻常,完全不能以票友的概念以誉之;知道他业余时间单枪匹马地担当起研究和抢救逝去的名家名段的工作,埋头对艺术大家的唱腔艺术进行整理和记谱。只是不知道他在这条充满艰辛的路上究竟走了有多远。
我借下了许锦文写的《一个真实的孟小冬》,既看看孟小冬是怎样一个人,也看看许锦文写得怎么样,他是不是我认识的那一位。
读罢,我觉得写得很不容易,这既是一部人物传记,也是对百年京剧奇珍异宝的研究和整理成果,绝非一般传记作家所能为。书取材丰厚,着墨生动,配以多幅珍贵照片,读来颇有趣味。书中介绍了孟小冬起伏的一生和她高山仰止的艺术造诣,同时也介绍了一大批与孟小冬同时期的京剧名家名角及其名戏,勾画出大清国后期与民国时期京剧梨园的众生相,重现了京剧作为官宦阶层或市井阶层普遍的娱乐文化,曾经的根深叶茂,花红果硕。书中展现的是一个与当今世风已非常不同的社会形态,伶人大红大紫,万人追捧,但社会地位却绝非能与现今的艺人相比。然而,他们不乏现今已缺失的做人气节和信义。这本书对我们了解历史的细节,减少对文化传承的茫然和偏颇,无疑又多了一扇增加认知的窗口。
传主孟小冬被称中国京剧史上当之无愧的首席女老生,31岁拜四大须生之一余叔岩为师,是弟子中被余打分最高的一位。她1908年生于上海,1977年病逝于台北。说实话,孟小冬这个名字,我似乎在书报刊上见过,但不了解。陈凯歌导演的《梅兰芳》上映,章子怡扮演的孟小冬多有被渲染,媒体对“梅冬恋”着墨颇多。但我看了电影,对孟小冬这个人物仍没有特别认识,对梅冬的关系也不甚清楚,以为孟小冬仅是个梅兰芳偶遇的第三者,正好拿来做电影的看点和卖点。
看了许锦文写的书,才清楚了孟小冬演老生,曾是京剧艺术中顶天立地的伟丈夫。她5岁练功习唱老生唱段,9岁首次登台,之后走南闯北,21岁被誉为“冬皇”。
然而,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孟小冬作为女伶人,逃不脱弱女子的命运。她一生两次婚姻,一次嫁给梅兰芳,一次嫁给杜月笙,都是为妾。她20岁时,与梅兰芳惺惺相惜,两情相悦,在朋友的撮合见证下结合,当年有报纸为鉴。婚后,她放弃了如日中天的事业,被金屋藏娇。然而,她最终因地位低下,不能为梅兰芳伯母(梅幼年丧母,视伯母为生母)戴孝而心灵受伤,结束了四年的婚姻。她30岁时,又被对她倾心已久的杜月笙揽入怀抱,从此停止公演。1949年前夕她随杜月笙一家到香港,低眉顺眼服侍在杜月笙身旁,却始终没有名分。1950年杜一家人要移居欧洲办护照,43岁的孟小冬,轻轻一句:“我跟去,算什么?”提醒了风烛残年的杜月笙,他不顾家人反对,与孟小冬补办婚礼,纳为第五房。孟小冬后来用分得的2万美金,在台湾度过余生。
孟小冬做了杜月笙的妾,最终又去了台湾,她的信息也因此在我们这里很长时间遭屏蔽。
我的见识里,民国时期的法律想来应该规定一夫一妻制了,但肯定执行不严格。有钱有势的人仍浸染在传统的纳妾氛围中,梅兰芳也没有免俗,包括孟小冬,他有一妻二妾,妻子王明华,而很多人以为福芝芳是他的发妻,也就是电影里陈红扮演的角色。很长一段时间很多文章或作品都对梅兰芳与孟小冬的这段婚姻隐讳,陈凯歌的电影也含含糊糊。我看到许锦文在《一个真实的孟小冬》里把梅冬的这段婚姻写得很清楚。编后记中说,这本书具有“信史”的价值,可能吧。
最后我也证实了许锦文就是我认识的人,他仍是一个民间的京剧艺术资料抢救者,编辑把他的身份搞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