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60321-《异类》

20160321-《异类》

作者: Qoom | 来源:发表于2017-10-24 18:01 被阅读0次

      -《异类》(加)马尔科姆 格拉德威尔著 季丽娜译

      如果说《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讲述了个人通过在“伯乐”的指导下正确而勤奋的练习来进入优秀者的行列,并取得伟大成就的话,那么,《异类》所讲述的便是另外一个涉及到个人成就与个人的成长、生活以及家庭甚至家族环境之间关联的故事。简单来说,比尔·盖茨发现商机、开发操作系统、创立公司并进入巨富行列并不仅仅依赖于个人的敏锐发现力和善于把握机会的能力,更在于其父母在其成长、生活环境方面给予的巨大支持和帮助。可以说,任何看似仅仅依赖于个人努力的励志故事,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稀松平常、普普通通,他们的成功更在于家庭、社会和时代赋予他们的巨大机遇。

      读这本书的时候,脑海中时常浮现出观看BBC的记录片《人生七年》的情景。在该纪录片中,调查者连续跟从孩童时期踪调查一批小孩的成长、生活和工作等的轨迹,以每隔七年进行一次访谈的频率进行记录。调查对象中,除了一位小孩脱离原来的平民阶层进入一所大学当上教授以外,其他人依然生活在其父辈的阶层,甚至有向更平民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从另一种角度来说,几乎所有人依然生活在其祖辈们生活的土地上过着相似的生活,而没有大的改变,几乎任何人的生活只是生活在相同环境中的先辈们的生活的重复。每一代人,或者每个人并非仅仅过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活,实际上,他们的生活更像是如米兰·昆德拉所说的永世轮回一样,只是在重复地在生活,“太阳底下无鲜事”。

      天才们的成就一方面来源于自身的勤奋努力,用上万小时的正确、深入的练习来获得达成成就所必须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储备,“当时机成熟之时,他们会取得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他们的巨大成功离不开其生活环境对其产生的巨大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够获得机会去用正确的方法锻炼自己的能力。“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借上帝之口说出了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真理: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都有其自身的能力来维持这种状态不断延续下去。最简单来说就是,好的会更好,而坏的会更坏。因此,天才们成功的背后,是其生活环境、时代的胜利,更是其所传承的文化、价值观的巨大胜利,除此之外,便是天才们自身一万小时练习积累的过程,别无其他。

      明显地,《异类》和《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两本书从环境和个人两个维度进行了阐述,互补构成了对于我们平常人有意义的借鉴之处:选择努力的同时,聪明地选择自己的生活、工作环境。大多数时候,选择远比努力更重要!

相关文章

  • 20160321-《异类》

    -《异类》(加)马尔科姆 格拉德威尔著 季丽娜译 如果说《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讲述了个人通过在“伯乐...

  • 生命真谛(是生命而非物品)

    我为异类唱赞歌 因为异类是独一无二的 我为异类写诗歌 因为异类是新世界的孩子 我为异类建房子 因为异类是明天的开辟...

  • 《异类》:走近异类

    本书金句: “异类”是那些获得特殊机遇之人——是那些耐心等待,当机遇到来就当仁不让把握住机遇的人们。 他们都是历史...

  • 我是个“异类”

    这个世界太复杂,感觉自己没有招架之力,感觉自己是个异类,别人眼中的异类,自己内心的异类,结结实实的异类。 不知何时...

  • 异类

    异类以为自己不是异类 没有站到人群的时候 异类知道自己是异类 下车走过广场走进商店走进医院 他轻易就捕捉到那瞬间的...

  • 异类眼中的异类

    最近在看一部美剧新季,《生活大爆炸》。这剧大大的有名,想必不少朋友都看过。 总的来说确实好看,简单清爽、老幼咸宜。...

  • 2020-02-06

    人从幼年时,就惧怕异类,所有与大部分人不同的人,都是异类。惧怕异类,又惧怕自己成为异类,每个人都要融入一个群体才可...

  • 异类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异类。比如,别的女生会聚在一起谈论明星,谈论绯闻八卦,谈论美妆华服,这时...

  • 异类

    他们说柔软的地方总会发生柔软的诗 我是怪胎身世复杂情路坎坷 偶尔抱怨上帝的不公,为什么自己拼了命想要得到的东西,别...

  • 《异类》

    这本畅销书的核心是揭示成功的真正原因,既天才成功的原因并不是人们认为的智商高,而是出生、练习、机遇等一系列因数共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60321-《异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ex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