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部分人,没有远见。
年少时的俞敏洪也不例外。
俞敏洪曾说过:“我本人就是一个没有远见的农民。我在农村之所以一门心思连续考三年大学,绝不是有远见地看到了我未来能做成中国最大的教育集团,而是如果考不上大学,我的生命之路就会从此不同。”
俞敏洪当时只是一个高中生,埋头苦学。
在题海里挣扎,一年,两年,三年。
其苦可想而知,其难可想而知。
他不知道未来在哪里,长什么样子。
只隐隐约约地知道,努力的每一天,就是为了看见未来,走进未来,掌握未来。
默默努力,就是一个普通人最大的远见。
2
我们又何尝不像年少时的俞敏洪呢?
没有睿智的父母,为我们谋划。
没有丰富的物质后盾,开阔眼界。
我们生活在某个小城,小乡,小镇,小村落里,看到的不过是鸡、鸭、猪、羊、狗,以及同样贫穷的、淳朴的,穷山恶水里的同乡。
每一天的衣食住行,都是生活中的重大命题。活着本身,就已经耗尽生命的全部力气。
脚下的路已崎岖难行,何论远方?
我有一个学生,成绩尚可,有希望考上高中。
但心思浮躁,学习极不踏实。
我问他,你为啥不能好好学习?
他说,反正我初中上完就不上学了。
我吃了一惊,没想到他有这种想法,就问他,为啥不上学了呢?
他说,我要去挣钱。
信誓旦旦的样子。
仿佛一下子就能挣到好多钱。
我笑了,说,初中毕业,谁请你工作?打工都没人要。以后长大了,也没学历没知识,只能干脏活累活,挣得还非常少。
显然,他对挣钱的路子思虑不足,听我一说,气焰弱了下去,但很快又燃起了斗志。
他仿佛下了极大的决心,眼睛红红的,坚定地说,反正我要去挣钱,就算去偷,去抢,杀人放火,只要能挣到钱,我都干。
我的天!
他不是一个坏孩子,竟然说出这种话。
我想,他一定生活在一个相当贫困的家庭。这个家庭的长辈,一定让他在钱上遭受过极大的挫折与屈辱。他才对钱有那么强烈的欲望,不惜不择手段得到钱。
当然,这只是一个孩子幼稚的,愤怒的,被伤害后的想法。
从他的想法里,我们却可以知道,一个人没有远见,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
最可怕的还在于,我们根本无法知道,没有远见,对我们的人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无法指责一个孩子没有远见。
我们也无法指责自己没有远见。
一个从未见过、听说过星星的人,你如何要求他画出一颗星星呢?
没有远见,不是我们的错。
但自己的人生,终要自己负责。
3
我有一位朋友,最近升职加薪,成了公司最年轻的部门经理。
他在公司工作十年,从普通职员做起,一步一步往上升。身边的同事走了一波又一波,仿佛他是那个最没远见的人。
一次,公司准备任命他做部门负责人,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他也做好了升职的准备。
可正式批文迟迟不下。
最后,只给了他部门负责人的薪酬,却没有正式任命。
有些同事幸灾乐祸,偷偷看他笑话。
他内心也委屈,也动荡,甚至也觉得丢人。
平静下来后,他不再理会别人或同情或嘲笑的目光,还是谈笑自若,一心干好自己的工作。
他明白,不管会不会升职,努力工作都是是自己的事,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升职,是锦上添花;
不升,也应泰然处之。
半年后,他被提拔为部门经理,几乎连升两级。
他很惊讶,本已对升职死心,竟然柳暗花明又一村。
虽然他没有高瞻远瞩的能力,但从未敷衍工作,敷衍生活。
默默努力的他,原来一直被看到。
格局被委屈撑大,能力在重复中提升。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果暂时没有收获,那只是时机未到。
何帆在《变量》一书中,提过一个概念——苟且红利。
苟且红利告诉我们,做事的人中,有很多敷衍者。
他们熙熙攘攘,实则蝇营狗苟。
真正沉下心来,默默努力不苟且之人,便能展露头角,享受红利。
朋友就是这样的人。
4
简书有一句格言,被广大创作者奉为圭臬:
“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
简书的受众,几乎都是写作者。
写作门槛低,拿起笔,人人都可以写。
然而,写出好文章,有价值的文章,被读者认可的文章,必得付出水滴石穿的努力。
忍受无人赏识的寂寞,忍受搜肠刮肚也写不出的痛苦。
这种努力和忍受,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一年两年。
你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
很多人放弃了,认为此路不通。
少数人成功了,从此闪闪发光。
更多的人,仍在寂寞中探索。
他们也知道,也许终究无法成名成家,香车宝马。然而读书写作的每个当下,都是对平凡人生最大的安慰。
这难道不是他们人生的远见吗?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万物之规律,万物的运行准则。
掌握了道,便会打通任督二脉,衍生出一系列积极反应。
勤奋、谨慎,良好的品格,优秀的习惯,坚强的意志,就是每个普通人的道,普通人的远见。
把握此道,相信我们的人生定会处处花开,时时有惊喜。
你好,我是小青。
这是我的个人原创号【青心悦读】。
期待你的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