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华婚姻职场育儿读书心理
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情

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情

作者: 如梦悠晴 | 来源:发表于2017-11-02 17:04 被阅读178次

    一位女生哭着跟我说:我和谈了3年的男朋友分手了。

    我问:“为什么?”

    她说回家看到男朋友在玩游戏,就说了一句,“你怎么老是玩游戏,你这辈子永远都没有出息”

    男朋友一听马上就来气了:“我有没有出息关你什么事,看不惯就分手”

    这就是典型的暴力沟通,暴力沟通的反面是非暴力沟通。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让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的使用语言,让我们既诚实、清晰的表达自己,又尊重且倾听他人。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将会给你一种新的选择,当沟通危机来临的时候,运用作者所提供的一系列办法来倾听对方,并且表达自己,将会收获很不一样的改变。

    这本书可以帮助你心存善意,用更有爱的语言,让爱真正流进你的生活,他可以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让同事之间更加友爱互助,让你收获更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完这本书带给你的价值之后,我想直接就先给出这本书的精髓,好让你带着一个清晰的思想跟着作者的思路轻松的走下去。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精髓:

    第一,不带评论的观察,第二,说出内在感受,第三,说出内在的需求,第四,给予具体的请求。

    1家是讲爱的地方,而不是讲道理的地方

    我来为你举一个例子,让你体会一下暴力语言和非暴力语言的区别。假设有一位丈夫,最近一段时间总是很晚回家,而且总是带着一身酒气回家,回到家里了,发现门被妻子反锁了打不开,妻子火冒三丈对他说: 

    “死鬼,天天喝酒,天天喝酒,就知道喝酒?这么晚才回来?你死哪里去了?你还不如死外面别回来了”

    我们常说讲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当你发现这句话讲出来有点过分的时候,遗憾的是这句话已经收不回来了,我们只能继续说一些更难听的话,来维持刚才这句话的立场。

    我来尝试着扮演着这位妻子说一遍,你来体会一下这样的表达,会不会更好的管理双方情绪,更好的引导这位丈夫迷途知返?

    “老公,我看到最近这两个星期,你总是要十二点多才回家,打你电话你也不接,回到家不洗澡倒头就睡。

    其实我一个人在家内心是一直焦虑的,我需要安全感,我需要一个健康的你,所以未来这一周你愿不愿意下班之后就尝试先回家,跟我一起做饭?”

    刚才这段话,如果这个丈夫是有良知的话,就会开始改变自己了。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我相信,这些并不是你想要的,家是讲爱的地方,而不是讲道理的地方。

    2 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在出卖你

    我们中国人常说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发现我们的朋友,都很年轻,或许你们刚刚为人父母,或者即将要为人父母,如何很好的跟孩子沟通真的太重要,千万不要让自己面对孩子不经意的流露出暴力语言。

    为什么呢?孩子在12岁之前,他们的自我意识以及情感的依赖性特别强。他们会特别信任你所说的,他们心目中的形象是从你的语言当中构建的,所以一句无意中的数落,有可能是一种内心长久的摧残,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造成一种自卑心理。

    从生理角度上讲,孩子会把这种语言暴力储存在大脑里,一层一层的叠加变成牢不可破,这就叫语言的烙印,一辈子没有办法解开,而且会影响他一生。

    如:你说我笨,那我就笨给你看,你说我没出息,那我就没出息给你看。

    管教孩子,传统文化告诉我们爱之深,责之切,这是不对的。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让自己轻易说出不中听的话,首先要了解语言暴力的范畴,让语言更纯净,这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

    我把全世界所有的语言暴力,概括为4D语言。

    第一个D,Diagnosis,过分诊断。

    我们常常会犯这样一个错误,喜欢就在一瞬间就像一个医生一样去诊断别人。具体表现为过分的评价他人,过分的运用道德或者揣测他人动机,为他人贴标签。

    比如,看到邻居家的小朋友很爱玩手机,大脑可能就会进入自动驾驶状态自动评价并且判断这孩子不认真,但是你了解那些事实吗?或许他暑假作业早就做完了。同事犯了一个错误,我们就会觉得他怎么搞得,笨手笨脚。

    这种就是错误的评价。但是当有了这种评价的时候,也会使得自己情绪不好。你知道吗,我们人为什么会情绪不好,其实关键不在于那个人的行为,而在于你如何解读他的行为。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小王和小李是多年同事,今天和两人擦肩而过,但是小王没有和小李打招呼,视而不见。小李开始郁闷了?这家伙,怎么搞的,升职了了不起,骄傲。这样就会越想越气。

    其实同样的以偏概全的论断评价还有很多,比如懒,笨,傻,爱出风头,甚至还有比较,你看看隔壁老王,赚了那么多的钱,你看看隔壁老王的孩子,他学习成绩多好。

    作者说,这样的论断,完全是因为我们觉得对方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所以我们会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他,会让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第二个D,Denial,否认,否定。

    比如当事情发生,我们总是会先说不会啊,不会吧,事情不是这样的,那是你自己的问题。这是否认。

    还有否定,比如当你的朋友很难过,我们总是说,你不要难过嘛,你不要难过嘛?有用吗?他好像更难过了。一点用都没有。

    第三个D,Demand 命令,说教,威胁。

    你马上去做,你赶紧给我去写作业,赶紧去洗碗。你如果没有好好读书,你就要去做乞丐。另外还有一种叫做情感勒索,你不来看我,我就死给你看。如果你今天走出这扇门,那你就要负所有的责任。

    第四个, Deserve 简单来说就是你应该怎样。

    你身为一个孩子,那你就应该好好读书,什么都不要做。你身为一个妈妈,你就应该多做家务。你身为一家之主你就应该怎样怎么,当我们讲应该的时候,听的人会觉得被框住。

    你看,这就是大脑进入自动驾驶的阶段了。

    语言是窗,否则他是墙。

    我希望,每个人的语言都能够承载爱意,而不是一堵把两个人都隔开的墙。

    我们运用非暴力的沟通,这样就可以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来主导我们的生活。

    3 你沟通的方式,暴露了你的情商

    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我好像没有标准呀。

    观点的英文单词叫作 View  point ,第一个单词叫作看,第二个单词叫作点,意思是从一定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事物的一种主观评价。比如当我说今天天气好热呀,这就是主观评价,是一种观点。

    当我们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我们感觉如果别人数落我们笨,说我们傻,我们就会特别难受。有句话说的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是事实我们并没有因为这句话的安慰,而让自己好受一点。如果你懂得主动的能听出别人语言当中的观点,特别是那种太过武断的主观评价,我们就会很少受伤。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总是喜欢说出这样的话,看似好像没有难看的字眼,不过真的很伤人。这句话就类似:

    “你怎么老是这样?“

    “你经常丢三落四”

    “你从来都不会体会我的感受”

    “你每次都不认真”

    “你这辈子永远都没有出息”

    当我们说出这些字眼的时候,其实对方是会反击的,哪里?我哪里每次都不认真了?

    “怎么老是“”每次““永远”“总是”“经常”类似这种词语的危害不容小视,我把他们形容为“不负责任的静态语言”。

    什么是静态语言?其实就是一棍子把对方拍死的语言。

    这样的语言的潜台词会让别人觉得他一辈子都是这样的人。如果一直对你的孩子说“你怎么老是不认真”,他可能一辈子都会不认真。

    作者说,如果我们的表达言过其实,别人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意作出友善的回应。

    所以,下一次,如果你要给予你的孩子一点建设性的批评,你不要直接的说你每次都不按时做功课,你应该把你看到的事实告诉他:妈妈看到你从晚上6点一直看电视到9点,妈妈觉得很担心。这样的表达,一点都不伤人。

    作者引用了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一句话“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对此,我深有启发。我发现我们总是喜欢告诉对方有什么不对,而不愿意告诉他你看到的事实究竟是什么。我们的情感总是会被我们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评判所占据,对这些事实的评价很容易成为我们情绪的导火索,真的很不划算。

    4 如何有效地避免一场吵架

    其实传统的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表达个人的需要,我们总是践行一个成语叫“忍辱负重”。

    特别是很多的女性朋友,传统文化告诉你要更多的学会自我牺牲,你要多付出,要暂时忽视个人的需要。

    比如:很多的女性朋友工作辛苦,回到家里都要做饭洗碗,但是很多人都不敢说出她的需求“我累坏了,我晚上想休息”。

    取而代之的都说“我一整天都没有休息过,我把衣服都洗了,我还准备了午餐和晚餐,我做了这个做了那个。”

    用这种不太明确的语言来表露自己的心声,但是你会发现别人并不理解你。

    如果你不看重你自己的需要,那么别人也可能不会看重你的全部,如果直接说出需要,就有可能获得对方积极的反应。

    例如:孩子把衣服扔到了沙发上,而没有挂在衣柜里,我们会说她是懒虫。

    你为什么会生气?你的需求就是在于让他可以尝试着把衣服自己整理好。这个是你的需求,你为什么不直截了当的说呢?

    作者在书上说:“不幸的是,我发现极少有人善于表达它的需要,相反对于批评,侮辱之类的沟通倒是很在行,而这些沟通方式让人与人迅速产生了隔阂。结果原本可以轻易解决的冲突也变的无法解决了。“

    是啊,当我们开始了争论,我们总是喜欢去在乎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我们应该表达各自的需要,因为是你们各自的需要还依旧存在,才发起了这样一场沟通。如果没有这个需要,或许你们根本就不会探讨这个问题。

    接下来我们与你分享的是,我们不仅要自己说出需要,也要引导别人说出她的需要。善于问对方这样一个问题“你的需要是什么?”

    别人气急败坏的一直跟你絮絮叨叨,你只需要淡定下来,反问他“你刚刚说了那么多,那你需要我做些什么呢。”

    你为什么会对爱人最近一段时间总是很晚迟迟不归而愤怒,不是因为他迟迟不归这个行为,而是因为你有一个安全感的需求。为什么不把这些告诉对方呢?

    当你开始对一件事情愤怒的时候,记得慢下来,别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对别人的评价,转而把关注点放在你的需求,问自己为什么会愤怒,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让我总结一下吧,凡是有沟通,就是有需要,需要被满足,危机便化解。

    5 为什么你得不到对方的回应

    作者在书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对夫妻,结婚39年,他们在钱的使用的问题上有冲突,结婚半年之内妻子就两次透支了支票。从那之后丈夫就把支票本锁起来,再也不让妻子去碰,因此为了这件事情他们吵了39年。

    妻子说:你不想让我花任何的钱.

    丈夫说:你太荒谬了.

    妻子说:你跟你爸爸一个德行,舍不得花钱.

    丈夫说:你对钱完全都不责任。

    你有没有发现,任何一方听到了自己被批评、被判断,他们的能量就会转为反击和辩解,而再也不关注彼此的需要。

    作者问他们“在这个问题上,你们的需要是什么?“

    但是一开始他们却回答不上来,却一致用评判的方法给对方贴标签。

    后来在作者的引导下,丈夫说:“我会觉得害怕,因为我需要在经济上保护整个家庭。”

    丈夫这么一说,妻子瞬间就理解了,妻子说:“我会觉得羞愧,因为我需要被你们家里人认可。”

    你看,当我们彼此都能知道对方的需要,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沟通呢?你看,这个未被表达的需要让他们等了39年,吵了39年,多么的不划算。

    非暴力沟通真的是创造幸福的沟通方法。

    如果把我们每一次沟通,比喻成冰山的话,你一定很容易就理解非暴力沟通的精髓。

    当我们条件反射式的说话,当我们被情绪左右,当我们说出了暴力语言,其实我们只是呈现给了对方这座冰山最尖锐最刺人的那一角。对方肯定不知道你所想你所要是什么,以他也没有办法和你好好说话了。

    不要忘了海平面下的冰山,那才是最重要的地方,把他们也呈现给对方,海平面下的冰山,就是你的观察,你的感受,你的需要,你的请求。

    这就要求我们,说话的时候,要先Hold住自己,别条件反射式的马上评价他人,而要去觉察你说的这句话是事实,还是观点。

    6  你的沟通方式里,藏着你的未来

    ①请求对方给你反馈

    为什么最后还要请求对方给你反馈?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我们要传达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完全是两回事。

    如果无法准确确定对方是否明白,我们可能需要获得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的把握我们的意思。

    有时候,当你做完了一段非暴力的表述之后,可以尝试最后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静待对方的反应。

    因为我们会担心对方觉得自己的这一步是多余的,怕别人说我们啰嗦,说我们套路,而且还特别害怕对方回应我们:

    “好啦好啦,知道了。”

    “我已经明白了,我没有那么蠢。”

    别担心,如果对方真的给予了这样不情愿的回应,那说明你又有了一个新的机会,运用非暴力沟通再来试一次,你可以这样再次问他:

    “我听到了你的回应,你是不是依旧感觉到担心?如果是,你愿不愿意再多为我分享一下你的担心?“

    请求反馈很重要,我们不仅可以请求对方反馈是否已经听懂,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请求反馈,要到三个很有价值的信息。

    第一,请求他向你反馈的此时此刻的感受。你可以这样对他说:

    “听了我说的这一些,你的内心感受是什么呢?”

    这么一问,对方一定会真诚的回答你。

    第二,请求了解对方内心正在想什么。你可以这样对他说:

    “对于我刚刚的提议,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第三,请求对方反馈一下是否真正愿意接受我们的请求。

    “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意我的请求,把会议时间推迟一周?“

    我想与你分享的就是,如果说非暴力沟通可以让你管理好双方情绪,开启好沟通的第一步,那么我们也不要忽视最后请求对方反馈的这么重要的一步。

    ② 去强大你的内在

    强大自己内在解决方案就是:不要对自己说语言暴力,而要关注自己的内在需求。

    你有没有想过,你也曾经对自己说过一些暴力语言,让自己很失落?

    “我不是人”,“我没出息“,“我是一个 loser。“

    我们有时候也会责骂自己,总是想着自己有什么问题。但是除了会让你变得自卑,并没有什么效果。

    因为,你已经开始动了自己的评判之心,在评判自己了。

    评判的思维一旦被启动,你的关注点就会在:你这里有问题,那里有问题,你就意识不到自己的需要,而且马上就会阻碍你去采取行动。

    3 接纳那些语言暴力

    我们会发现,尽管你在慢慢变好,你还是会发现这个世界还是会充满着暴力的语言,即使这个人学识很高,收入很高,他还是会这样。

    非暴力沟通要求我们,不能要求别人也要和你一样,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说话,而是要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在,用豁达的内在不断的去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希望你能去理解这一类人群,因为语言暴力的根源,其实源于我们所受的教育。

    作者说:“现行的教育体系,就是引导人们要因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而去憎恨自己。这意味着,你必须用语言让他明白自己是多可怕,然后他才会领悟,并且改变他们行为的错误。

    然而,这是错的。因为我们忽视了人的天性使命。

    我们人的天性使命应该是善良的,我们的天性使命应该是对彼此的幸福做出努力,而不是努力的去追求谁对谁错,”

    我来说说我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都被教导要进行道德评判,比如我们在小学时就要去学思想品德,我们会自动的为一些事情分门别类,分类两类,好的和差的,对的和错的。

    当这个人不太符合我们的内在评判标准,我们不需要经过太多思考就会开始为他贴标签:这个人很懒,这个人脑子有问题,这个人我不喜欢他。

    而且我们这一辈子所接受到的信息也都是这个逻辑,比如电视和报纸,上面的一些社会事件,都是一些抢劫杀人的报道,我们都认为只要这个人做了坏事,就应该受到惩罚。

    这并非有问题,可以很好的来保护你,但是却培养了我们一个潜意识,这个潜意识就是:“一旦对方做了不符合我的价值观的事情,我就认为你是有问题的,那我就有资格来为你施加身体上的暴力和语言上的暴力。”

    所以,你现在应该能理解,为什么当你偶尔说出语言暴力的时候,有时候都是条件反射式的,不需要经过太多思考的。全因为你潜意识里面一些评判标准。

    当你开始把关注点放在过去谁对谁错的时候,你便开始评价他,为他贴标签,你有没有发现你内在的情绪也会被影响,从轻微的恼火,到怀疑对方人品,到两个人无法相处。

    为什么不把关注点放在我们人善良的天性使命呢?为什么不把关注点放在未来呢?

    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只能改变现在和未来,为什么不把关注点放在未来可以做些什么,让彼此更加幸福一些呢?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豁达一些吧。“豁达”可以被定义为——接纳和不评价

    把遇到的拒绝变为接受,把内在的混乱变为有秩序,把你大脑中的困惑变为清晰;

    把一桌简单的饭菜变为一桌盛宴,把一所简单的房子变成一个温暖的家庭,把一个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变为一见如故的好友。


                愿非暴力沟通不断的为你带来

                        平和而富足的内在

                  让你每一天醒来都充满期待

                            各位,晚安~


    作者简介:范帆华,白天驰骋职场,晚上在家码字。愿用我走心的、有温度的文字,带你走出婚姻、职场、育儿的围城。

    微信公众号:青华婚姻职场育儿

    投稿邮箱:1398172366@qq.com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ha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