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散文
明史故事:疾风劲草识忠奸(下)

明史故事:疾风劲草识忠奸(下)

作者: 幻小凡 | 来源:发表于2022-02-08 13:49 被阅读0次

    01
    不管朝中新贵降臣如何腹诽鄙夷,龙座上的永乐帝,却对景清的恭谨态度非常满意,不吝当着亲信群臣嘉许赏赐。

    当初在北平老巢,景清作为建文的心腹,可没少给朱棣使绊子下眼药。数度拜访燕王府,口头交锋之下,景清总是旁敲侧击、不卑不亢地提醒他:要忠君爱民,不可辜负圣恩。

    彼时,时机未到。朱棣只能忍气吞声,低下高贵的头颅,不动声色地敷衍周旋。

    对这个口才便给、胆识过人的景清参议,他是印象深刻,又恨又喜。

    相处共事,也有把酒叙谈之时,两人倒是对彼此的才识风姿,生出些欣赏相惜之情。只是立场不同,到底是更多忌惮防备。

    时过境迁,今时不同往日。一个是高坐殿堂的英武君主,一个是如履薄冰的前朝遗臣。

    昔日侃侃而谈的景清,如今战战兢兢地投诚表忠心,实在是取悦到了新皇。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才是朱棣需要的人才,而不是不懂变通的庸才。

    他拼了身家性命不要,打着靖难旗号,冒死造反。如今上位成功,得掌大明万里江山,正是心情激荡、踌躇满志之时。

    传国玉玺随朱允炆一道消失,满心王图霸业的朱棣,自知得位不正,恐为后世诟病。血洗京城之后,他更急于收服群臣、稳定民心,恢复民生。他想要开疆拓土,建立不世伟业,更要掩住天下万民的悠悠之口。

    那些不识抬举的迂腐文臣,顽固不化,实在可恶。他们不管不顾,只会跳着脚、指着鼻子,哭骂他“数典忘宗、罔顾伦常”、说他是“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

    拥有暴虐因子的朱棣,早就杀红了眼的新皇,每每想起,都觉得怒不可遏、气血翻涌。

    现在有这样一位位高权重的建文旧臣,肯向他低头,他正好用来树个楷模典型,展示自己唯才是用,宽宏大度的雄主之风。

    02

    皇帝对景清既往不咎,仍然委以重任。

    那些一路追随朱棣靖难的从龙大臣们,心里却是不服的。他们相信主上的雄才大略,必有自己的打算,不容置喙。

    但对上景清,就毫无避忌了。上朝下朝,寻衅滋事、出言不逊,就成了发泄不满的出口。反正他们都是功臣新贵,不担心皇上的血腥手段。

    那些集体归顺的大臣,不是冷眼旁观,就是幸灾乐祸、附和靖难勋贵们,孤立这位无耻变节的景清大人。

    算不得五十步笑百步。谁让他当初发誓殉主,骗取忠义节烈的好名声呢。倒让旁人的委曲求全,落了下乘。

    景清,却是毫不理会旁人的眼光讥讽,依然我行我素。每日里,独来独往,对龙椅上的朱棣,更加的恭顺谦卑。

    朱棣对他的防备之心,越来越少,眼里的赞许溢于言表,交办的政事也更多。

    引得一干嫉恨不满的大臣,暗地里咬牙,越看越觉得,这个小人是真真无耻啊。

    伪君子,斯文败类!

    03

    永乐元年(1403年),三月。

    朱棣正在御书房之中,批阅奏章, 忽有内侍来报,钦天监天文官求见,有密报上奏。朱棣宣见监正之后,接了呈上的奏折,细看之后双目生寒,面色沉凝。狠狠摔下折子,随后吩咐在场之人不得多言。

    随后几日,朱棣出入之时,身边的护卫总是更加的谨严。而朱棣作为日理万机的皇帝,却总是会眼神锐利地,打量近身之人的装扮举止。

    这天,风和日丽,气氛稍显祥和。

    新近得意的御史大夫景清,公干回来,再次出现在早朝之上。在众人异样的眼光中,他身着红色朝服,静静侧立朝堂,腰杆异常挺直。

    他有要事要奏报皇上,说话的语气不同往日的谦恭周全。甚至皇上皱眉看他不语时,他急迫地抢上前,打算呈上奏折。步子跨得大了些,走得不如平常稳重。

    没等他走到龙座近前,就听上位之人大喝:“拿下!”

    一群孔武有力的侍卫,立马围住了景清,双手反剪,一下子压倒在大殿之上。

    不等他挣扎喊冤,那些侍卫们已经扯开他的衣袍,从他的身上搜出了一把寒芒闪闪的利刃。

    朝堂之中,一时安静如鸡。众人只敢悄悄交换彼此眼中的震惊,各自忐忑地等待一场雷霆风波。

    原来,此前天文官曾密奏,称有红色异星将侵犯帝座,恐是人臣意图谋害天子之象。朱棣听后惊怒悚然,他都将京城里杀得血流成河了,自也是夜夜忧惧,怕有余孽行刺报复。

    这日,当朱棣在朝堂上,忽然看到身着红袍的景清,神色有异,言行诡秘,不由心生警惕。

    疑心之下,宁可错抓不可放过。等看到那把明晃晃的匕首呈到近前,朱棣是一阵后怕。

    他大怒喝问景清,为何辜负他的信任,还想当朝行刺。

    眼见行迹败露,一直谨言慎行的景清,此时却拼力挣扎笑骂起来,句句铿锵,字字泣血,全然没有半点卑微、惧色。说自己违背诺言,奴颜事敌,不过是为了麻痹朱棣,好为“故主报仇”。

    勃然大怒的朱棣,气极反笑,命左右打掉景清的牙齿并割去舌头。景清毫不屈服,以血口奋力喷向龙颜、龙案、龙袍。

    差点被喷得一脸血的朱棣,下令以“磔刑”将景清活剥人皮,肢体分裂。可怜景清的骨头和肉,都被砸碎了。刽子手又用稻草装在人皮之中,挂在了长安门上示众。

    即便如此,怒火中烧的朱棣,依然难解心头之恨。传说,有一天,朱棣经过长安门,景清的“人皮稻草人”刚好朝他掉了下来,将久经战阵的朱棣吓得够呛。

    朱棣觉得景清死了也不会放过自己,为除后患,传旨诛灭景清九族,实行惨无人道的“瓜蔓抄”。转相攀染之下,景姓几近族灭。而景清的老师、亲戚、朋友、学生作为一族全部诛杀。

    共诛杀景清十族,数百人,死法各异,其状惨不忍睹。

    景清背负一身骂名,忍辱负重多时,最终,依然兑现了当初和好友方孝孺的承诺:与兄弟同死,为故主殉难,成了史上唯二被灭十族的人。

    明宣宗朱瞻基时,景清被昭雪并谥号“忠烈”,乾隆四十一年赐谥忠壮。

    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人的一生短暂又漫长,在曲折的旅途之中,如何选择方向,走什么样的路,是对是错,是忠是奸。不到临终,很难给一个人相对客观的评价。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又有多少壮志未酬,多少谋算伪装掩埋在漫漫历史风烟之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史故事:疾风劲草识忠奸(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ju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