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7
作者:柔情似水
最近流行微信朋友圈只能看三天,也是一阵热潮谁都跟风。话说朋友圈上传就是希望别人赞,要是屏蔽好吧那就别发。也是,如今的朋友圈越来越没有灵魂,人们机械的转发着这些所谓正能量的东西,或是为了讨好上级领导部门的工作微信。还有天天那些被微商刷屏的消息,甚至一天几十条,乃至于把你感兴趣或朋友刷新的都错过。
朋友圈犹如生活圈,现已没有了思想与想刷新的动力。现在的生活圈冷暖自知,意会不明只能沉默。其实朋友圈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潜在意识。
单纯地说,与其说发朋友圈为了让别人赞,倒不如说是为了日后的回忆念想而铺垫,为了以后年过半百来回忆现在的点点滴滴。
还有的同事同学加为好友,却要把朋友圈屏蔽,也不知是为何要加,与此来说就是多此一举,更给自己一个塞心的郁闷感。有似国家机密般的感觉,那还不如不加。
朋友圈,被朋友圈出来的圈,好的坏的,虚的实的,也是五花八门的一种阐述方式。
我不喜欢刷朋友圈,但偶尔也会刷屏,曾经喜欢,在没有发现它浪费时间之前。
但我做不到完全不看,偶尔无聊的时候看一下,看完发现更无聊了。
有时翻翻好友的动态,美其名曰关心朋友,其实有点小八卦。
就在最近,我把不认识的好友都删了。
朋友圈是一个圈子,一个有气质有气味的圈子。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朋友圈,我不希望我的圈子里出现一些无关紧要的“朋友”,因为我不明白不说话未来也不会有交集的人为什么要当我的微信好友,看我的私人空间,就因为有缘成为……?这个理由一点都不充分。
当然,我承认我对不认识的好友有些偏见,至于是什么偏见,说不清楚。
为什么有偏见?
人和人之间相差很远,自己也相差很远,尤其是以前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简直是判若两人,不是女大十八变,是一个人由内而外的气质和心态的改变。认识的是过去的我,就让那个我留在过去吧,现在的我没有时间、精力和兴趣和他们重新认识,所以不说再见是最好的结局,但就是知道大家都在身边,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有这种感觉还是自己一厢情愿。
今天翻了一些互加好友的朋友圈,一眨眼又三年,大家都在慢慢地成熟,成长,男的帅女的美(one becomes double,couples still couples)偶尔秀个恩爱,同学们纷纷点赞,这种隔着屏幕的互动和互相了解挺好的。我们越走越远,越来越好,只要不是原地踏步就行。
朋友圈?圈子,总有限制。我觉得心中有就会在心中,有时不去想不去看反而会少些限制。

然而一切都没有变。朋友圈不过是另一个人性的秀场,自私的永远自私,敦厚的始终敦厚;贪婪的依然贪婪,狭隘的也没有变宽容。人们都以为自己是明星,虚拟舞台上的灯光一打,便独自闪耀。在经历一些世事浮沉之后,逐渐看清生活的完整面貌,和人性的冰山一角之下,更多的暗涌和赤裸。然后才明白,一个自私的人,再华丽,再耀眼,再有趣,都不值得交心。这世上只有一种光芒,那就是发自内心的宽厚善良,如钻石一般,那种光芒永远不会暗淡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