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温“六尺巷

重温“六尺巷

作者: 桃花岛上的桃花源 | 来源:发表于2016-10-31 14:36 被阅读0次

    文/郭昌林

    作为邻里和睦谦让的典范,“六尽巷”的故事家喻户晓,在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赵薇的深情演唱,更使这个动人的故事广为人知。张英不愧为当朝宰相,面对邻里的争端,没有以强凌弱,而是采取和邻睦里、以仁爱待人的姿态,主动退避三舍,使两堵冷墙之间有了温情,使一触即发的争端瞬间化解,这一举措证明他确实有肚里撑船的雅量。这三尺的宅基对于他偌大的家业来讲不过是九牛一毛,却为他赢得了数百年的美名,可谓是失一得万。当然,张英此举并非刻意作秀,博取虚名,而是一种中华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

    1983年春天,我家翻盖新房。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砖瓦木料、石灰水泥等建筑材料全部到位,二十余名工匠也如约而至。然而正当即将开土动工之时,几家原本关系融洽的邻居突然联合发难,执意让我们往里退让,而退让的理由竟是嫌胡同太窄!宅子是世居数百年的老宅,在原地基上盖房天经地义,他们的发难纯属无理取闹。当时祖父祖母年迈多病且生性胆小怕事,父亲又长年在外工作,我们姐弟几人年龄尚小。最关键的是,我们是万事俱备如箭在弦,而他们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阻挠!无奈之下我们只得忍气吞声,按他们的要求退让了几寸。从此与几家邻居结下了夙怨,多年不相往来。

    十几年后,我们姐弟几人相继离开农村,分别在不同的城市安家立业,并且把父母也接到城里居住,只留下那背不走搬不动的一方老宅和几间旧屋。而那几家邻居也因不同的变故相继败落,有的已易主他人,有的已人逝宅空,一任它荒废倾颓,也有的举家迁徙,昔日胡同内近十户人家现在仅剩下一两户。每次回老家,面对胡同内、庭院中丛生的杂草和一座座风烛残年的老屋、一面面断壁颓垣,昔日那种刻骨铭心的仇恨荡然无存,充溢心头的是莫名的伤感与感慨。当年为了方寸之地你争我夺、邻里反目,如今都变成一场无谓的闹剧。我们退让了几寸宅基,并未有任何的损失,他们一时遂愿,最终又得到了什么实惠?正如张英诗中所说:“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参加工作以来,我曾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数百起,其中宅基、土地纠纷占70%以上,其他的纠纷也多是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既不值得立案,也难以辨清谁是谁非。如有一方肯稍稍退让,便可息事宁人,但却往往是各执一辞,互不相让!农村的房宅不比大城市,半亩宅基地也不值多少钱,何况争执的一般只有几寸之地,归根到底他们争的主要是一口气而已。对争执的双方我耐心地进行劝解疏导,讲述我的经历感想,讲解“六尺巷”的故事,但遗憾的是,他们都很不以为然,有的认为我偏袒另一方,有的则说“我又不是宰相,没有那种度量!”,有的虽明白这个道理,却还是难以咽下那口气。面对他们的执拗,我无计可施,只得建议他们到信访、司法或土管部门求助,由各相关单位秉公处理。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那时我也听过“六尺巷”的故事,当身处其中时,不一样也是怒火满腔吗?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争”的精神必不可少,但在名、利、财、位等诱惑面前,更要有“让”的意识。“吃亏是福”决不是弱者的自我安慰,而确实是智者的处世之道,它体现的是一种宽容博大的胸怀,一种淡泊谦和的人生态度。有好多事当时争执不休,甚至大打出手,过后便会后悔不迭;即便再大的仇怨,经过几十年岁月的沉淀,也都会成为过眼云烟随风飘散。邻里之间的田宅之争如此,其他许多事也是一样。多少惨痛的交通事故缘于偶尔的“争分夺秒”?!多少惊天血案起于微不足道的意气之争?!

    “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何等清闲”。数百年前的古人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我们重温这个动人的故事,不仅是为打造和睦融洽的邻里关系,更是为倡导一种谦恭礼让的人生哲学,营造一种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正如歌中唱得那样: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

    我家一条巷,相隔六尺宽,包容无限大,和谐诗中藏……

    作者简介:郭昌林,男,1972年3月生,山东省夏津县人,德州市作协会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温“六尺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lp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