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1382字丨建议阅读时间3分钟
▼
之前看到一句非常有启发的话:你的理论的应用边界是什么?
在我看来这一句话说到了两件事:第一、一个理论总是有自己的适用范围的。第二、保持开放性和怀疑精神,不要被一个观点洗脑。这两点对于科学的结论也同样适用。
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很多在当时的条件下所做出来的科学研究,过了很多年后被证明是错的或者是不严谨的,这种现象非常常见。因此,可以说,科学的结论也未必是正确的,不管是真的科学家还是所谓的专家做出的结论,都同样如此。所以,那些说起话来没一点依据、连科学的结论都算不上的专家的话就更不能听了就信了。
01
科学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必须可以证伪。而专家说的很多话都不可证伪。所以并不科学。
比如,专家预测房价肯定会大跌,这句话就是不可证伪的。比如,我们假定跌价20%算是大跌,那么如果某一天房价真的跌了20%,那专家的结论就被证实了,因此讲这个话证实很容易。但是证伪却很难,因为今年没有跌,不代表明年不跌,就算第二年涨了,他也可以说:“价格与价值偏离很长时间,最终会回归价值,以后总会大跌。”这样下去,即使一百年也没有跌,你也不能说他错,因为说不定101年的时候就跌了。因此这句话就立于不败之地了。所以,证伪对科学很重要。
世界上还有很多貌似正确,但是不能证伪的结论。比如人总要死的。这个结论就无法证伪。因为人即使活了10000岁,你也不能说,明年会不会死掉。所以没办法证伪。再比如,上帝存在这件事,支持这个结论的人说,因为你们生活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所以观测不到。或者那些民间大神经常说的,你体会不到是因为你心不诚,也是一样,都是结论不可证伪。
还有一类是永真的命题也不可证伪。比如,明天要么下雨,要么不下雨。这类命题都不科学。也毫无意义。类似的语句还有,我们既要……,又要……,省略掉的内容可以替换成任何两个对立的结论。
02
关于科学有几个常被人忽略的要点:首先,科学看重的是方法和过程,而不是结论。其次,科学的结论也未必是正确的结论。
因为得到一个结论很容易。很多事情蒙一下都有一半的蒙对的可能性。一只坏掉的手表,一天起码还能正确报时两次呢。
记得之前看电影《无姓之人》的时候,影片的开头是讲述一个关于鸽子的实验。鸽子在密封的笼子里,然后笼子的其中一边会在固定的时间打开一个口投放食物进去。鸽子在笼子中不断的做各种动作,拍打翅膀、啄四周的墙壁、转来转去等,然后刚好在鸽子拍打翅膀的时候食物投放进来,于是鸽子就得出结论,拍打翅膀会有食物。然后为了得到更多的食物就不停的拍打翅膀。千万不要像这只鸽子一样,轻易的下结论。
在科学上,强调坚持实证的精神,强调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可验证性,强调要不断推翻过去的权威这种思想。因为只有这样,知识的积累才能叠加,人们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的进步。
03
真正的科学家们对科学的结论有两个共识:
第一个共识是科学的结论能够成立是有条件的。“有条件”是我们判断一个结论是否科学的依据。在科学上,并不存在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第二个共识是,它不等于正确的结论。反之亦然,正确的结论未必是科学的。比如,亚里士多德讲,重的物体下降的速度比轻的快,这个结论显然不正确,但的确是科学的,因为很容易用实验证实和证伪。
04
既然科学的结论未必正确,既然它即便正确也是有条件的,我们就不必对它盲信了。但是科学的方法和精神,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即使你不搞科学技术,它对我们的生活也有莫大的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