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结论

作者: 金碧阿塔姆 | 来源:发表于2021-04-26 15:10 被阅读0次

        历时一个多月的病痛折磨使我陆续进了三、四家医院,看过西医也看过中医,挂过普通号也挂过专家号,做了无数的检查,吃了无数的药,也打了无数的针,病痛没有彻底祛除,结论都是问号。

        主治医生在我的出院结论上对病情虽然打了几个问号,但还是按照冠心病人给了药,还建议我做冠脉造影以便进一步明确我是否冠脉堵塞。但是我从内心深处是抗拒、不认可我会冠脉堵塞的。因为生病之前还在正常的跳舞,而且还刚刚教了大家一只有点运动量的全国竞赛套路秧歌,所以我不太相信我的心脏有问题。当然这是我个人没有多少科学依据的主观想法而已。

        出院快十天了,病情总是反反复复。血压波动、心率不齐,总感到心前区隐隐作痛……似乎又有点像冠心病的样子。头部神经痛也时不时的突袭一下,有病才深知健康的可贵和幸福。     

        药服完了,为了开药我带上我的出院结论又到了小区附近医院就诊。接诊医生看到出院结论上的问号说:“都是问号,看来你没什么大病。”但她还是沿着急救中心医生的思路将我视为冠心病对待,还认真地给我调了药,才有了前一篇文章中说的由于我的疏忽而吃错药的事。

      我也深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道理,尤其是古稀之人更不可奢望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但是病情没有彻底搞清楚,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是否患有冠心病最重要的一点判断就是看冠状动脉是否堵塞,所以要做冠脉造影的事一直在心中存着。老公四年前安支架的时候是在重医安的,我们决定过几天等把急救中心检查的病历复印之后再去重医。

        由于晚间病症频发让我们觉得不能再等病历复印件了,明天就到重医去。老公说不管重医要我们做什么检查都做,重复做也没关系。

        我们头天晚上在网上搜索专家号,很幸运地预约到了一个知名专家,他还是四年前曾经为先生安过支架的教授,感到好幸运。

        做造影很有可能要住院,这次我们有经验了,头天晚上就收拾好住院必用品行囊,第二天一早冒着淅淅沥沥的春雨打的到了重医。

        我的“二百五老公”(这样叫他好像很不尊重他诶🤭文中调侃一下也是可以的哈)到挂号窗口取号,被告知“预约无效”。老公懵了,“怎么会呐?怎么会呐?啷个搞起的哟?”连问三声。原来是他用自己的手机替我挂号出现的是他的名字。虽然在有些栏目填了我的一些基本信息,但是没有把名字改成我的,真是大意失荆州啊!还好由于去的早,专家号还有,我们再现场挂号补救了这个遗憾。老公啊,下次可得仔细一点哦!当然你这个错误比我吃药错误小多啦,我也是二百五,好吧!

        走廊里候诊的病人很多,都巴不得马上轮到自己。我也是抱着希望,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候专家就诊。以前70岁以上的可以优先就诊,现在要80以上或者是坐轮椅的才有资格优先。教授上午只看20个病人,我是第12号。我不着急,反正我们已经做好了今天就在这里安营扎寨的准备。

        到我了,老公陪我进了诊室。诊室里除了教授还有一个他的学生。教授问:“哪儿不好啊?”声音很温和,顿时让我感到安心。我急忙把急救中心的出院结论递给了他,他没有带老光眼镜,只是眯缝着眼浏览了出院记录。看了之后又把我瞧了瞧,我们都带着口罩面具,誰也看不清表情,但是我从他的眼神中还是看出了疑惑。

        他说:“检查结果没有看出你心脏有什么大毛病,也没有冠脉堵塞的典型症状,你只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反映。结论都是问号,看来你没什么大病啊。”

        听他这么一说,我真是喜忧参半。没有大问题,固然好,但是出现这些症状总还是有原因的吧。长时间的头疼是怎么回事呢?我很希望专家为我答疑解惑。

        教授说我头痛是情绪问题,是精神焦虑造成的。我很纳闷,我没有什么可焦虑的事啊。教授说不是你理解的那种焦虑和操心,而是病理上的,我不懂。调养一下,过段时间再说吧。   

        他说:“以前医生给你开的那些药都不要吃了。是药三分毒,你没有冠心病,你也没必要做冠脉造影。”

        “我有脂肪肝,我血脂高,辅酶Q10和他汀药都不吃吗?”我问。

        他慢慢悠悠地说:“那些检查不要管他,没什么大问题,药都是伤肝伤肾的。”

        这些话出自一个西医的知名专家之口,真是让我大跌眼镜。

        我问:“我可以服中药吗?”

        教授:“可以根据情况服用。”

        “那开的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液可以继续服吗?”

        他淡淡地笑了笑说:“那些是没用的。”确实我感到就是在喝一小瓶糖水。

        我又问:“那我确定不做冠脉造影咯?”

        “不需要做”,他语气很肯定。

        专家的话语非常权威,非常有分量,非常值得一般人信赖。这也符合我内心深处的想法,我根本就不想做造影,顿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但是我头疼、失眠,还是需要一点药吧?医生很勉强的给我开了14片艾司咗仓片,这是镇静催眠药,一再叮嘱最好不要吃,一粒有效后就不要再吃了。这么多年来医院开药论片数还是很难见到的,也许这药实在是很厉害吧。

        今天看病开支:专家号50元;药费才0.86元,反而出租车费支出还多些。

        回家后在新光天地去吃了一份咖喱肉臊意面,胃口是这些天来最好的一次。当天开始不量血压,晚上也不要暗示自己的不适。看电视分散注意力,晚上居然奇迹般地没有出现“心绞痛”。晚睡前把医生开的镇静催眠药说明仔细看了,被严重的副作用嚇到了,算了还是不吃吧。意外的是当晚居然没有到临晨一点就睡着了。

        不管一个内心多么强大的人,病痛当前也会像小女人一样懦弱无助。求助专家,相信专家,也会在心理上给自己一个安慰,对恢复健康会有一定的帮助。

        老公的医生同学善意提醒:教授是知名专家,很有经验,但是你们也不可大意,随时要观察到自己的情况。所言是也。

        现在我不会过份关注血压问题了,不适的症状虽然有,但我会尽量淡化。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好好调养的同时该服的药要服,可服可不服的就不服。把疏通血管的药和养护心脏的口服液都统统送给了老公,他是戴了帽的冠心病,给他吃比较合适。我自己还是留下了辅酶Q10和瑞伐他汀,保健加预防还是有必要的。

2021.4.26

       

相关文章

  • 专家结论

    历时一个多月的病痛折磨使我陆续进了三、四家医院,看过西医也看过中医,挂过普通号也挂过专家号,做了无数的检查...

  • 看看专家得出的结论

    在昨天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大会上,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他们一项历时10年,包括18个国家13万多人的大...

  • 让知识不断现实化

    前面我们讲了为什么要培养“专家思维”,是因为我们只有形成“专家思维”而不是直接获得“专家结论”,知识才可能...

  • 《大概念》理解的锚点(一)

    从引言开始就在渗透大概念,按照前面所说的,我们学的知识属于专家结论,而大概念则是专家似的思维过程,它反映专家思维方...

  • 精英日课学习心得

    哥德尔定律:一个系统,凡是自洽的,必是不完全的,每个专家的结论都是有前提的,我们往往记住了结论,却忽视了结论的...

  • P5.13 The uses and abuses of exp

    关于专家的专业知识: 如果我们听信专家(比如,专家在没有告诉我们事实依据的时候,就说出一个结论来),无疑是在说:不...

  • 1602.职场写作:项目评审报告的写作技巧

    建设项目在竣工后,需要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得出评审结论,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并形成评审报告。 组织专家评审,是项目验...

  • 青言青语311:大概念与大概念教学(一)

    《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第一单元学习感悟如下: 现在前面的话:小概念是专家结论,大概念是专家的思维,...

  • 简单逻辑学(2)

    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原因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经常会因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说了某些结论,而去相信某些结论是正确的。但是这个世界...

  • 人活一世,除了裤带,其他该松就得松

    今天单位在公园组织义诊活动,索性让专家给简单检查一下。经过专家的“火眼金睛”,得出结论,长期久坐,腰椎、颈椎均亮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专家结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re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