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老师在他的小说《推拿》第九章小马中,用了很长很长的篇幅,详详细细地,不厌其烦地,层层递进地,由具象到抽象地,描述了小马—— 这位见识过光明,又坠入黑暗的不幸少年,怎么从寂寂暗黑中一步步挨过来,熬过来,成长起来的。
生活,就是日子。日子,就是时间。时间,就是年月日时分秒。反过来,你得先熬过秒,再熬过分,再到时,然后才是一天,一月,一年,十年,一生一辈子。
这一秒一秒,都是一种噬骨的熬,蚀骨的痛啊!
小马失明,如何描述他内心对日子、生活、世界、以及漫长一生的独特感受、感知?从什么角度切入最巧妙最切合?最能体现盲人世界与正常人的世界的区别?
那就莫过于时间。
小马混沌暗黑的世界里,时间是什么?
那就是“咔嚓”声。
毕飞宇以他深厚的功力和老道的笔法,把盲人世界里的时间,展现的淋漓尽致。
小马至今还记得家里的那只老式台钟。圆圆的,里面有一根时针、一根分针和一根秒针。秒针的顶端有一个红色的三角。九岁的小马一直以为时间是一个囚徒,被关在一块圆形玻璃的背后。九岁的小马同样错误地以为时间是一个红色的指针,每隔一秒钟就咔嚓一小步。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小马整天抱着这台老式的时钟,分分秒秒都和它为伍。他把时钟抱在怀里,和咔嚓玩起来了。咔嚓去了,咔嚓又来了。可是,不管是去了还是来了,不管咔嚓是多么的纷繁,复杂,它显示出了它的节奏,这才是最要紧的。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它不快,不慢。它是固定的,等距的,恒久的,耐心的,永无止境的。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时间在“咔嚓”。它不是时间,它是咔嚓。它不是咔嚓,它是时间。咔嚓让他喜欢。他喜欢上时间了。……
…… 咔嚓一下是一秒。一秒可以是一个长度,一秒也可以是一个宽度。既然如此,咔嚓完全可以是一个正方形的几何面,像马赛克,四四方方的。小马就开始拼凑,他把这些四四方方的马赛克拼凑在一起,咔嚓一块,咔嚓又一块。它们连接起来了。咔嚓是源源不断的,它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两个星期过去了,小马抬起头来,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博大的事实,大地辽阔无边,铺满了咔嚓。
每每读到这里,就一阵阵悲悯,莫名酸楚。小马就从书中站起来,走出来,立在我面前,栩栩如生。
向心中的经典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