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762260/5a35e8517d76b138.jpeg)
寒风凛冽,和妈妈赶去大姐家过小年。路上和大宝聊起做阅读理解题的方法。先前不甚言语的滴滴师傅立马插了一句:“哦,这个方法我学到了。回家告诉我儿子,他五年级,别的学科一般般,就是语文成绩好。”我接了一句:“男孩子语文成绩好,这是学科优势啊,不知道多少生男孩的父母担心语文呢?”于是乎,一句一句地聊了下去。
他问我有没有看过谁谁谁的书,有的看过,有的没有,如实相告,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对文学有真爱的爸爸。我说近些年,我读的书无非三类,一类是儿童文学,工作需要,也是自己所好。一类是教学专业书籍,用以在理论上指导实践。另一类就是消遣类,有些有助于提升自己综合素养,有些无非也是看看而已。他列举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我猜不到他除了开滴滴,还从事什么职业,但相信这是个热爱生活的中年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8762260/3527c03738d139ce.jpeg)
又聊到作文,他说平日里也喝很爱阅读,自认为好文章要满足三个标准。一是言之有物;二是逻辑严密;三是要有文采。言之有物容易做到,逻辑严密也能做到,唯独这有文采是难以企及。他说自己的高中老师曾说过,这个文采吧,悬,大概就是天赋,命中注定吧。
这个怎么说呢,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认同他的意见。不是每个作文写得好的孩子一开始就写得好,一定是先有大量的阅读积累,进行输入,加上方法的引导,自然而然输出来的人事景物变得绘声绘色了。但这绝不是简单地读遍作文选那么简单,所以,细水长流,水到渠成。
![](https://img.haomeiwen.com/i8762260/6ef0b3a92359cb04.jpeg)
我的另一观点便是文章需有真情实感。对于大多数初中、小学生来说习作以记叙文为主,还是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表情达意的。第一次读《浮生六记》便被书中浓浓的深情牢牢吸引,不是辞藻极其华丽,却令读者心有共振。可见其中用情至深,情至深处似无痕,字里行间思日增。
自己也有过切身体验。一次选拔性考试中,虽然是临时赶考,试卷上高大上的文章标题——《直挂云帆济沧海》,一看确实摸不着边。但心里思忖一会儿,还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求学阶段经历的困难,工作时走过的迷茫,真情实感落落大方地呈于纸上,没有巧妙的结构,没有华丽的修饰,但写到最后情不自已,随着文字落下泪来。考试结果还是不错的。所以,我常跟孩子说,写作就是我手写我心,虽是借鉴的语言,却是极简的道理。你的文字能打动自己,就一定能打动别人。
以上,纯属个人感悟,如同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相信你也有自己对于好文章的要求,一起交流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