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学习第246天,11.20子张问善人之道

《论语》学习第246天,11.20子张问善人之道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1-01-27 23:46 被阅读0次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246天

原文阅读:

11.20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译文讲解:

子张问善人为人的方法。孔子说:“善人不踩着前人的脚印走,但学问和修养也还没有完全到家。”

启发思考:

        善人,指的是所谓标准低于圣人的君子、仁人之类的人。《论语》中三次论及“善人”。前面在《述而第七》中学过,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在《子路第十三》中有,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13.11)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也可以消除残暴、免除刑罚杀戮。这话说得真对呀。”在夫子看来,圣人是人中极品,是最高一级。善人只比圣人略低一等,也是几乎见不到的。

      子张问孔子善人为人的道理。孔子回答“不践迹亦不入室”。什么意思呢?历来有许多解释。

        一种解释是,孔子说,善人天生美质,自然向善,不必非得学先贤的榜样。好比行路之人,不必遵循旧迹也能认识路。可虽然天生善根却没有学习,因此他的学养也不可能升堂入室。

      践迹,就是效前言往行以成其德。入于室,即德成也。“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者,就是即使质美的人,不照前言往行去做,德也不会成的。所以,无论如何,人还是要不断学习,才能成就理想的学问和德行。

        另外一种解释是,孔子回答说,善人如果不践迹,不踩着圣人走过的路径亦步亦趋地走,那他的学问道德也难以到家。前面孔子说子路的学问,已经登堂,但还未能入室。天生的好人也一样,如果不照着学,学问道德的境界终究是不足。不照别人由堂户进来的一条路走,总不会走进室内也。

        可见,“践迹”很重要,就是要跟着老师或先贤的脚印,亦步亦趋,一点不偏离地走。任何学问都一样,经常有人自以为有什么新的理论发现。其实,他所研究的领域,前人早已经耕耘过无数遍,只是他自己读书少不知道罢了。

        为什么一定要“践迹”,为什么照着做这么重要?因为行动本身会带来认识的更新。当自己还不能领悟道时,先照着老师和先人说的去做。在行的过程中体会,慢慢才能知,这也是达到知行合一的一种方式。等到完全掌握熟练之后,才可以有自己的创造和突破。也就是说,要先践迹,才能入室,入室之后,再考虑突破,并有可能开创自己的风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习第246天,11.20子张问善人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wz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