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么我想等待也许是最极致的思念。
这一部电影年代久远,可是电影中传递的情感与故事却影响至今。他讲述的是文化大革命给一个家庭造成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期间,陆焉识作为大学教授,很显然思想与作为是超越那个时代的,可是被抓入监狱,妈妈帮助丈夫陆焉识逃狱,焉识属于畏罪潜逃,女儿丹丹漂亮,舞蹈也跳的好女儿丹丹却因为要强想要跳主演,表示同意跟组织上联合供出爸爸的去处,她想跳《红色娘子军》当中的主演。
可是老师却找了一个没有丹丹跳的好的人做主演,丹丹觉得是爸爸作为罪犯耽误了她,在爸爸和妈妈相见未能见成的时候,爸爸在楼梯上遇到了丹丹,父女相见,一个有大爱,一个年轻不懂亲情。丹丹因为自己想跳主演,就供了出来。
在火车站妈妈与爸爸相见的时候,组织上派人来抓,妈妈知道后,让焉识快跑。焉识可能是因为太过于想念,直奔妈妈而来,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组织马上来抓人,丹丹劝妈妈别去帮爸爸,妈妈一着急摔倒在地,之后爸爸也被抓入监狱。两个人就这么想要团聚却活生生被拆散。
然后妈妈的病,选择性记忆,不记得自己的女儿,只记得女儿的不好,女儿把爸爸的照片全部剪了。
文化大革命之后,陆焉识回来了,可是本来该相认的一家人,却近在眼前认不了。
去火车站接爸爸的是女儿,回家见到妈妈,妈妈却说不认识眼前的人,妈妈执意要去接焉识,每次都在火车站门口等好久。
最后焉识生智假装从火车站出来,本来以为会相认,可是妈妈还是不记得。可能妈妈记忆中的焉识是年轻时候的焉识。焉识找了自己小时候的伙伴看照片,还是不管用,他只好住在离妈妈附近的地方,给妈妈写信,写了一箱子的信。妈妈知道焉识五号会回来,每到五号都会练好丈夫姓名的毛笔字拿着牌子去火车站等待,无论风雪。
女儿在举报父亲之后还是没能做《红色娘子军》的主角,她也改行了。女儿丹丹已经不跳舞了,改为做衣服的,可是妈妈一直以为女儿是跳舞的。在女儿照顾妈妈的时候,妈妈用很锋利的语言对女儿说,你每次都剪剪剪你爸的照片,我不会原谅你。
为了唤醒妈妈的记忆,在爸爸的鼓励下,丹丹跳了《红色娘子军》,舞姿不失主演的风范。焉识写信,读信写文革期间的记忆,可是都不管用。女儿与妈妈的矛盾化解,还是爸爸写信让妈妈原谅的。而焉识为了唤醒妈妈的记忆,用尽各种办法,效果最好的一次是弹钢琴,妈妈回到家之后以为背景是焉识,可是妈妈与焉识拥抱之后还是推开了,最终结局是 焉识作为邻居一直陪着妈妈去火车站拿着陆焉识的牌子接焉识。
这份归来的等待,可能是一生的期待。
我们都说亲情是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可是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有亲人因为各种其他的外在因素起误解,反目成仇的兄弟姐妹也不在少数,或许我们想要荣誉,偏爱,以及金钱,更好的生活。
可是父母没能给到我们,那不成熟的想法,我们会觉得你是我爸妈,你不给我好的生活就是你们的错。
可是我们应该要记得 父母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这就是父母给予我们最大的恩典。他们无论给了我们什么,都已经足够了。
原谅一个人需要多久?
也许是那个人的一句话,也许是自我折磨到够。无论亲情,爱情,友情,总会有亏欠,而如何对待这份亏欠?希望我们一定一定懂得珍惜。
每个人只能对自己的生命负全责,我们的人生如何过,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演绎。希望无论是经历过政治伤痛的老一辈人,还是处在事业学习压力大的年轻一代,希望大家懂得 不经过苦难,不会蝶变。
别着急,慢慢来,我们都会收获属于自己的芬芳与清香,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