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宁张挂首张“不文明单位”牌匾。2020年6月8日,农行咸宁市咸安区南大街大街支行,窗口左侧墙上挂上了一块牌匾,印着五个黑色大字:“不文明单位”。没有写错,这是当地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来,挂出的首块“不文明单位”牌匾。(援引6月10日《湖北日报》)
“文明单位”的牌子大家司空见惯了,“不文明单位”的牌匾倒是罕见,毕竟谁也不愿意面对。
为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6月1日,湖北咸宁市印发了《咸宁市单位“门前四包”责任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决定对“门前四包”落实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排名后三位的张挂“不文明单位”牌匾。同时还在媒体开设《文明创建红黑榜》栏目,对比曝光正、反两方面典型。
6月2日,市文明办组织媒体记者暗访,发现农行咸安区南大街支行门口车辆停放不整齐,有不少垃圾和“牛皮癣”。当记者用手机拍摄这些画面时,该行一名工作人员情绪激动,先是出手阻挠,后又推搡记者,并试图抢夺手机,引来不少市民围观,对公众造成了不良影响。
事情发生后,依照《管理办法》,市文明办、市创文办开会进行评议,认为该单位不仅没有履行“门前四包”责任,还以不文明方式阻挠媒体监督,影响恶劣,决定将该行评为“不文明单位”,并张挂“不文明单位”牌匾。
挂牌当晚,该行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交心谈论后,面对这块已成事实的“不文明单位”牌子,许多员工既觉得脸上无光,又纷纷伤心落泪!农行咸宁分行负责人责成南大街支行将墙上的荣誉牌匾全部取下,只挂上这块“不文明单位”的牌匾。目的是希望让员工每天都看到,深刻反省,知耻后勇。
对于当事单位来说,这块牌子就像一块石头压在他们身上,让他们感到了沉重;同时这一压力也将敦促他们严格对照文明创建的标准要求进行整改,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摘下这块牌子!一个月后,咸宁市文明办将对照《管理办法》标准对当时单位进行回访,若达标后再集体研究是否摘牌。
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也不要羞于见到失败,挂牌“不文明单位”正是为了促进文明,只要能达到这个效果,这块牌匾就没有白挂。对上黑榜的单位来说,如果能做到像《中庸》中所说的“知耻而后勇”,同样能受到尊重;改过迁善,也定会再现光荣。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语出《礼记·中庸》。
“知耻而后勇”源于孔子说的“知耻近乎勇”,“耻”是指不足,“勇”是勇于改过的意思。知不足而后勇,把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是说人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勇于改过,这是一种值得推崇和赞扬的品质,也是对知羞改过人的这种行为的赞赏。
在先前各地为创建文明城市而开展的一系列评比中,不乏“红黑榜”的设置,红榜自然是为了鼓励先进,而“黑榜”则是鞭策落后。虽然有了规则和标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管理者往往碍于人情世故,对参评单位多是表扬,因为这样可以皆大欢喜;若是要通报黑榜,谁也拉不下面子,谁也不愿意得罪人。讲人情,就动不了真格;动不了真格,办事就会逐渐沦为形式主义;即便有单位被通报,也是不痛不痒,也很容易不了了之,因而对当事单位起不到任何监督改进的作用。
这次咸宁市挂出首张“黑匾”,有着非凡的意义,它是真正将奖优罚劣的原则落到实处,确实给所在单位带来了压力,同时也转化为了对方改进的动力。再来暗访时,该单位门前的电动车摆成了一条线,灯杆上的“牛皮癣”广告不见了,旁边摆放的分类垃圾桶干净整洁,便民座椅上没有一丝灰尘。
可见,一块“黒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既是障碍,也是磨练。人似乎在知耻后,才可能有改过自新的决心和卧薪尝胆的勇气,否则就无法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凡事都是在变化中不断前进,在不完美中力求完美,一时好,不代表一直好;一步错,不代表步步错。在失败和过错中发现不足,有所领悟,再有所行动,这就是亡羊补牢。否则固步自封,不愿意看到自己的问题,只会愈发失败。
认识自己似乎是战胜自己的前提,知道自己的过错而后改过自新,这也是一种勇敢。为咸宁市“该出手就出手”的不容错严谨态度称赞,也为银行“知耻而后勇”、虚心接受批评的态度点赞,毕竟“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