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素来没有定论,儒家提出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刚出去的时候犹如白纸一张,对外界的认知也是很混沌的,至于善良或邪恶,归咎于后天环境影响与人为培养。而基督教却认为人本性恶,每个人都是一种原罪,每一个人的出生都是带着使命而来到这个世界,即为赎罪,所以基督教徒在吃饭前、睡觉前,都要进行祷告,乞求上帝原谅他们所犯下的罪过,并央求上帝保佑他们。然而纵观基督教的历史,不妨理解为就是没有信仰的人,以维护信仰之名,把有信仰的人当作邪教徒烧死的历史。言鉴于此,儒家是基于发展的眼光来定论,基督教则是从一开始就否定一切。更不妨理解为,前者的始点为后者的终点,前者的终点为后者的始点。诚然,人性本位的问题的答案,就取决于你所选择的方向。
二则,说话,可谓是人的本能之一,从呱呱坠地之始,到后来叫的第一声"爸爸妈妈",不可否认此声音是美妙绝伦的。然而由于人和环境的复杂性,说话也变得不简单,和不同的人要说不同的话语,处于不同的环境也要说不同的话语。更有甚者,可深究能说或不能说,想说或不想说的问题。假如和不同的人说相同的话语,必定会招致厌恶,假如在不同的环境说相同的话语,会让你显得格格不入。另外话不能说得太满,否则会给人一种夸夸其谈的感觉,也会导致别人的反感,这就好似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却空无一物,当然也不能一言不发,否则别人会认为你性格怪异,不宜接近。除此之外,有时候你可能会极度不想说话,因为你知道沉默是金,有时候你可能极其想说话却又不能说话,因为你懂得克己复礼。诸如此类的问题,我的观点是话少说为妙。
三则,心理学,可谓是人类思想集大成物。无论是思想家还是哲学家,无可否认他们同时也是心理学家。通俗地讲心理学是,由具有代表性的个体的行为,推测出其心理动机,从而解释所发生的事情,最后总结出能进行预测和影响行为的内容。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助自己去理解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处理事情,都能游刃有余地解决好诸多矛盾问题,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感激和怨恨,可谓是平凡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心理,同时也是每个人常经历的两种心理。如果你经常敲诈勒索一个人,刚开始他是反抗的,久而久之他会麻木,会顺从,到最后会习惯,然而当某一次你所勒索的金钱的数额大打折扣,他会感激你。如果你经常施舍于人,刚开始他会为凭空多出的一笔惠赠而感到惊讶,久而久之他会感到理所当然,到最后他习惯了,然而当某一次你不再施舍,他会怨恨你。
缄默
2016.4.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