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一直很想借着自己一路外出求学、工作的经历探讨关于自我身份的界定是如何而来,民族信仰对个人的影响,但是一直也没有勇气去写,怕自己没有办法准确的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而遗憾,也怕被人误解而被骂。
最近因为表弟来京又让我重新想起这一话题,就突然不怕自己的文字不够深刻或者能否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意思,也不怕别人怎么说了。就想把自己内心的一些真实想法和观点记录下来,也许不够成熟但是也是自己思考和成长的一部分。
哈哈,说了那么多终于要切入正题了,故事的开始要从什么时候说起呢?
想来想去还是从自己的民族身份和各种奇葩经历说起吧!
我是一个在外求学到工作的回族姑娘,有了这个身份界定之后,大家可以开始自由的想象我会遇到哪些奇葩(其实也不能叫奇葩,只是觉得比较搞笑而言,但是目前想不到更好更精准的词语来描绘,等我想到更好地再来换)的故事与经历。
大学实习时,第一次外出和机构的同事一起吃饭:
领导A:“小马,走一起去吃饭,欢迎你来我们这里实习,你想吃啥。”
小马:“我是回族,得吃清真的!”
领导A:“哦!原来你想吃清蒸的,在四川想吃清蒸的怕是有点难哦,不过也不是找不着,等哈给你点几个清淡点的,让老板少放辣椒。”
大学跟大家出去做义工,在北川靠着老干妈拌饭(老干妈拌白米饭)吃了一周,回到成都可以正常吃饭的我眼泪掉下来,有菜有肉有饭的日子真好!
还记得那时30多个人,做了3大桌大家都在开心的吃饭闲聊,互相介绍菜和夹菜,而自己坐在那里吃老干妈拌饭,就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原本你是不想让大家看到你的,你想跟大家融在一起),香港的义工朋友们都很好奇为什么我不吃饭,而是这样吃。
我只能说“我是回族,我不能吃非清真的食品。”
后来,一起玩的比较好的香港朋友就在私底下问我“你为什么不吃非清真食品,你是穆斯林吗?你能给我讲讲你们民族的故事与文化吗?”
那一刻“我只知道从小父母告诉自己的,你是回族出去不能乱吃,只能去清真饭馆。”我也曾问过父母为什么回族就不能吃猪肉,为什么会有民族身份的界定等等?但是父母也没有办法告诉我,只是说按照《古兰经》的教义,我们不是不吃猪肉,而是带有戒嗔痴,贪婪、懒惰、自私和脏的东西都不能碰。”
我大概把父母告诉我的事情给香港的朋友粗浅的解释了一下,他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我转移了话题。
我不知道是不是很多回族的朋友或者有朋友问过身边的回族朋友都遇到过上面的场景。
但是对于我而言,真正开始有民族这个身份意识的时候,要从大学开始外出学习才有的。以前我一直生活在云南的一个小县城,哪里的回族餐馆挺多的,再加上身份虽然大多数都是汉族同学,但是说起是回族大家好像也不会问你什么,也没有觉得自己跟同学有什么区别,在学校吃清真食堂出去就吃清真餐馆,闺蜜好朋友都是这样陪着我吃过来的,我好像从来没有发现自己是回族有什么特别的。
直到上了大学,离开了家乡去到一个新的地方。爸妈开始跟我讲出去不要乱吃东西,要去清真餐馆吃,去远的地方提前准备点干粮啥的带着以防找不到吃的。身边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大家也很好奇你是回族,你是不是不吃猪肉,是不是因为你的祖先是猪?等等问题随时都会遇到,我也会非常认真的去解释。时间久了我就懒得解释了,只想着能做到我能做的就好,至于别人如何看我不想管了,也懒得去管。
然后学院的团委书记和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长也回族,他们来自甘肃和宁夏。两位老师知道我是回族也会提醒我吃饭什么的要注意,不过团委老师确实给我分享了很多的回族餐馆,他算是大学期间比我父母还要严格要求我的人,我在饮食还是在严格的要求自己。
当然,回族的身份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大学里各个学院间的学生会聚会或者是同学间的聚会,自己可以靠着回族身份躲过劝酒,毕竟我是真的不会喝酒也受不了啤酒的味道(虽然也有不少朋友跟我说,烧烤配啤酒简直是人间美味,你确定不试试,这样你的人生会不完整的,那一刻只想说,谢谢您勒,小弟我怂不想拥有这样的人间美味。)。
大学四年无论是外出实习还是游玩,好像一路陪伴我最多的就是兰州拉面、面包、饼干等等。还记得深圳实习吃了一家兰州拉面40天,把店里的盖面、炒面、拉面等全吃了个边,以后再听见兰州拉面我都有点怕怕的,曾经最喜欢吃的面包饼干也不香了,我开始疯狂的想吃咸的辣的,面相关的甜的的不再想碰了。
直到读研期间,我是我导师唯一一个云南的少数民族学生。我导师问我“如何区分自己的民族身份和信仰?你到底信仰什么?你不吃猪肉是因为你的民族信仰还是个人习惯?”
那是我第一次认真的去思考自己的民族身份,我其实不曾了解过自己民族的来历以及背后的故事,为什么会是这样我只是简单的恪守着饮食习惯来界定自己是回族。
大学的回族老师也跟我说过“在古兰经的教义里面,也有过说在面对生死攸关的时候,也可以吃猪肉,比如在大漠里快面临死亡的时候”。
那么如此说来,教义也还是有他的灵活性所在,我们到底该怎么去界定什么时候是生死攸关的事情,难道不吃猪肉就是有虔诚信仰的表现吗?我觉得更深刻的思考自己的信仰是什么?信仰本身所要传递到底是什么?而不能只依靠吃不吃什么东西来判断一个人的信仰?如果依靠吃东西来看,我觉得那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内核,我想那也不是一种信仰所承载的内容。
导师曾问我,我信仰什么?我说我信仰我自己。那一刻其实我内心中的表达是我想要找寻自己的人生定义,不是依靠外界谁给我的界定,而是我自己的界定。
我也曾深刻的思考过我为什么不吃猪肉?我生活中除了猪肉还不吃大葱和蒜,也不迟榴莲。他也就跟我的生活习惯一样,我干嘛非要把他上升到信仰层面,你从小到大都不吃的东西,难道现在不吃也会奇怪吗?
我不在乎别人如何看我,但是我在乎自己如何去找到内心的平衡点,也许我现在可以把信仰与吃东西剥离开,但想未来能够有深刻的思考与理解,能够找到自己更清晰的界定。
写下这些内容不是想要抨击什么亦或是要教条什么,只是想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让自己更好的反思与成长。也许会有人反感,但是我想这个世界需要多元的声音与包容性,如果你想评论或者讨论都欢迎留言探讨。
好了!新一周工作日的开始就此搁笔吧!
来日方长,我们继续一起思考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