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美丽城市,张姨是母亲唯一的老同事,老朋友。每年都要互相邀请去家里做客。张姨也是父亲母亲一路走来的见证人之一。今年张姨又邀请我们去她家做客。我们吃完饭后,我又像小时候一样,坐在张姨和母亲旁边,听着她们又聊起了家乡和那个年代的故事。
母亲说她们年轻的时候谈恋爱特别封建保守,那时的婚姻都是媒妁之言,父母做主。我的父母也不例外。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牛仔喇叭腿裤子,人字呢子的大衣,红格子的实木皮箱。都是最流行的,张姨说:“那时候你爸就属于是走在流行前沿的人物”。母亲说:“那时看电影都是一前一后走着,都不敢两人一起走,说是怕别人说三道四,看笑话。除非结了婚才相跟上一起走。怀孕都怕别人知道,挺个肚子都害羞。”每次听她们讲这个现象,我都特别的不解,问了母亲好多次,她的回答我都不是很满意。后来长大了我才慢慢的理解了。
那时候,母亲单位是县城里唯一的副食品公司。县城里的人都统称为:门市部。张姨和母亲都是售货员。小时候最爱去张姨的柜台里待着,因为张姨负责卖烟酒糖茶。而母亲的柜台里全是调料,油,盐,酱,醋,腐竹,粉丝,木耳,酱菜等等。每到过年忙碌的时候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我放学后去门市部找母亲。一进门就看见人们里三层外三层的把母亲的柜台围的水泄不通。我从人缝里挤了进去,看见母亲又是算账,又要给顾客拿货品,还得回答顾客的问价。忙的是不可开交。我卸下书包,正准备帮忙。这时就听着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喊着母亲的名字,问:这大青盐50斤多少钱?我和母亲一听声音就知道是父亲来了。父亲一向风趣幽默。但是顾客们都看着我那长的帅呆了父亲,估计心想这是谁家腌菜能用了50斤大青盐?后来是我叫了一声爸爸,才解开了他们的疑惑。有人都打趣说:“这是全家齐上阵哇!这门市部领导还不得给你们全家颁个大奖状呀!”因为县城不大,父亲是全县城里第一个开大客车的人。顾客里很多人都认识他。大家就你一言,我一语的调侃着,父亲像领导被围在人群中间,回答着各种问题。人们的笑声,说话声,喊声,混杂在一起,那个热闹,真是让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父亲开朗正直的性格,加上一副热心肠,又吃苦耐劳,人缘自然不差。我们家的小日子过的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九十年代初,人们纷纷下海做生意。母亲单位实行承包制。父亲又走在了前头,单位办了辞职。自家也贷款买了货车,跑运输,小生意可以说是做的风生水起。眼看着本来幸福的日子过的越来越好,不幸的事从天而降。母亲的心里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疼痛和悲伤。我也因此而辍学。父亲欠下的债,母亲买了房子全还了。母亲说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是做人诚信和良心不能丢。穷不怕,志不能短。我们现在虽然什么都没有了。但是我们人还在,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母亲那份骨子里的坚强硬是在这陌生的城市又给我们创造了一片天。
张姨说:“可惜啊!那么好的人那么年轻就不在了,这一转眼二十多年都过去了。”母亲看着我和身边熟睡的一诺说:“看看她们都这么大了。我们都老了。”张姨感慨的回答:是呀!岁月不饶人呀!那一刻时光仿佛凝固了,母亲那沧桑的目光中又多了一些从容与安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