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友会古诗新读野草诗会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19-08-05 09:00 被阅读1次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赏析

首联,先推出“望海楼”“护江堤”,是因为楼高、堤长足可贯领通篇,它们在辉彩早霞、泛光晴沙的映照下,一“明”一“白”,渲衬成一派秾丽畅朗的气氛,渐启以下佳境。在这里,“照”楼曙色和霞光属客观现象,“踏”堤遨游则是游人的兴趣,一静一动,皆从诗人眼中见出,紧扣题目的“望”字。诗中原注:“城东楼名望海楼”,又杭城临钱塘江,故筑堤。次联转过一层,始引出显著的季节特征:春潮汹涌,夜涛摩荡,声响直振吴山顶的伍公庙;柳枝掩映,苏小家正当新绿深处,春光似乎就凝汇在她如花的年华和火一般的热情里……这两句声色交织、虚实相衬,分别从视听感知里生发出“夜入”“春藏”的美妙联想,一并融进涵纳着深沉悠远的历史内容的“伍员庙”“苏小家”里,使古老的胜迹超越时空,带上了现实感,并给读者以审美的愉悦。 

第三联从前面连辐直下的四处景点移开目光,注视到民俗人事上来。江南丝织业繁盛,故诗中自注:“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物产》记载,这是绫的花纹;又当地产美酒,诗中亦自注:“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这里特以二者并举,描写杭州女工织艺的精巧和当时人们争饮佳醪的民俗风情,勾勒出繁荣兴旺的社会景象。而“红袖”与“青旗”、“柿蒂”与“梨花”的颜色对照、品物相衬,更象一幅工丽雅致的画图,流溢着浓郁活泼的生活情趣。尾联以登高远眺所见的阔大场景收束,暗与首句照应。“湖寺西南路”,指由断桥向西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长堤,两旁杂花草木密布,诗中自注说:“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绿时,望如裙腰”。请看,满湖清波如同少女的彩裙飘动,白堤上烟柳葱茏,碧草如茵,就像少女裙上的绿色飘带。上句就“谁开”提唱,故设问答,接着用了“裙腰”这个绝妙的比喻,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西湖,仿佛是一位风姿绰约的妙龄少女的化身。

相关文章

  •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

  • 默契

    2018年8月19日 星期天 晴 你想到去哪儿放松我想到去哪垂钓 你想到春天我想到草绿裙腰一道斜 你想问吃什么我想...

  • 前任现任下一任

    四月里的杭州: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青旗沽酒趁梨花,草绿裙腰一道斜。 真的不情不愿的给上小学的表妹做家教...

  • 《杭州春望》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

  • 裙子东南飞

    年轻的时候身材苗条,爱穿裙子,连衣裙,长裙,高腰裙,低腰裙,百褶裙,凤尾裙,鱼尾裙,斜裙,一块布裹到身上叫裹裙。 ...

  • 《斜菊惊秋》

    楼阁夕阳醉斜 霜雪未来 末菊败叶已待来秋 不等深秋烟雨 厚爱袅袅一缕清风 独藏西斜一角 不知为谁开 不知为谁等 为...

  • 思君何日还

    清姿妩媚爽,晚来卸粉妆。 玉胴薄裙裹,青丝落满腰。 月上西墙斜,倚床对灯黄。 独枕不眠夜,思君何日还。 诺金小林/...

  • 西大校园

    暖风阵阵春草绿,玉兰朵朵向阳开。 西大风光无限好,彩蝶翩翩香气来。

  • 【系裙腰】风斜丝雨润如酥

    (张先体) 风斜丝雨润如酥。沾阶草、湿尘庐。芳菲院落浮烟起,似有还无。紫和翠,绮华珠。 纸伞...

  • 《系裙腰·遥》

    《系裙腰·遥》 秋檀红满映湖中。兰花绣、绢鸳屏。时逢凉月遇枯渠。待帕临行。等辞友,点朱城。 景盼南君系腰裙,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hp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