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065063/40c9855c7e92fcd1.jpg)
不改变不舒服,改变又挺困难,怎么办呢?
听课之中发现了一套比较流行的解决方案,叫——用小行动创造大改变,其意义就是用微观创造宏观,用局部改造整体。
在生活中我们出现问题,和朋友请教,和专家探讨,我们总习惯去分析原因,包括去阅读书籍,书里也全是分析,怎么就没人给自己出个具体的主意呢?
一位专家给了两个出主意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叫,改变问题的常态。
专家建议,别琢磨原因,而是一上来就行动。
例如你今天迟到了,那么你就开始行动,去除所有会造成你迟到的因素。
再比如,他建议还包括,改变问题发生时的穿着、改变发生地点、改变你当天吃的东西,等等。总之,假如你面对一个顽固的问题,可以看看跟这个问题有关的元素,你总归能改变点什么。
这是专家的第一个方法,改变问题的常态。
第二个方法,叫利用矛盾法。简单说,就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注意,先确保安全,然后,你越怕什么,就越去刻意做什么。
比如,一上台说话就紧张。那么就索性别想着克服紧张。而是告诉自己,我一定要重现这个紧张的状态,包括嘴上怎么结巴,手怎么抖,脚下怎么来回踱步。没准这么一来,你反倒不紧张了。
你看,这两个方法是不是很简单?也许可以试试。
小结:对付顽固问题的两种方法。一是改变问题的状态。二是利用矛盾,也叫矛盾意向疗法。但是觉得比起这些方法,更重要的是专家的思想前提。也就是,什么事儿别分析过度,关键是先干起来再说。
例如我们要学中医,有的时候别去追究为什么,而是先行动起来。傻傻的坚持,坚持到一定程度,数量的积累达到质的改变,你的思维,你的行动,你的技巧就会得到一个飞跃。
作家索尔·贝娄,也就是《洪堡的礼物》的作者曾经说,他也知道苏格拉底他老人家嘱咐了,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但是他还是认为,过分审视的人生,只会让你生不如死。
假如二选一,他宁愿活着。说白了,就是什么事别过度分析,太劳神,不如赶紧行动。动起来没准就会有好结果。
你要知道有许多事情或者说困难问题都是成长过程中的,跨过这一步,这些问题就会烟消云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