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成熟大概就是从成为母亲那刻才真正开始的。从此有了割舍不断的牵挂,有了勇敢无畏的气概,有了起早贪黑的苦与乐。
这是八个月前的一篇旧文,一直躺在我的“印象笔记”里——那里还有几百篇之多,但读者只是我自己。夏天是一个令人记忆深刻的季节,好多故事在心里按捺不住、跃跃欲试,我得克制这种心绪。不写故事,不猜结局。那就分享一篇旧文吧。
01
妹妹的预产期是10月18号。自7月20日别过,后续每次通电话时,我都会啰嗦一通:婴儿用品都备齐了吗?自己住院的物品齐了吗?...最后一次询问是在国庆假期前两天,得知还没有备婴儿奶粉,就督促她赶紧准备。同时得知10月3号要去做一次产检。于是,打电话给老爸,要爸妈做好准备,可能随时就要生了。也再次叮嘱妹妹,让她3号检查当天就询问医生是否可以住院生了(计划剖宫产),因为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床位紧张,有许多产妇住在走廊上。
10月3号中午,妹妹发来微信,说去产检时医生让马上住院,胎心监测数据不太好。9月份检查时已知是侧位、脐带绕颈两周。幸运地还找到了一个单间病房,入住。下午电话中得知医生安排第二天(10月4号手术),妹妹说,让妈妈在医院陪护即可,妹夫第二天有一整天的大课(几个班的学生),来不及通知学生了,打算让妹夫去上课。在她看来,生孩子是很简单的事--手术前的签字工作已全部完成了。我不同意这样的做法,建议妹夫马上通知家长不能上课,如果来不及,就让学生自习一天,后续补课。“如果家长得知老师老婆生孩子不在医院陪护而是坚持上课,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老师负责任,为学生着想,而是这个老师太在意钱,就是缺少对家庭的责任!”我有些生气。
“大不了让老爸也来医院,爸妈两个人在就没事了……”妹妹还在坚持,她觉得临时缺课一天,不好向家长交待。“再说,能有什么事,就是一个小手术...”天啊,她居然说生孩子是小事,我跟她说不清楚,随后打电话给老爸。
妹夫刚好在家,他们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去医院,“你姐姐说让你明天不上课,留在医院好好陪护”,我听到老爸对妹夫转述。很显然,这几个糊涂蛋已经商量过,打算就爸妈陪护,妹夫上课。“一个丈夫和父亲,是有责任和担当的,有什么比老婆生孩子重要吗?给我在医院好好呆着!”我大声说,让妹夫也听到。同时建议爸妈、妹夫,带上外甥女(老大12岁,七年级),去医院等待,一起陪护。
02
10月4日,上午十点半左右,妹夫发来微信,说妹妹进手术室了,他说,看到妻子被推进手术室,突然好紧张。等待的过程很漫长,妹夫时不时发一句“好紧张”这样的话,我都是安慰说,大医院,医生见得多了,耐心等待,做好迎接大人孩子顺利出手术室的准备就好。等到十二点多,终于完成了手术,医生说孩子呼吸困难,要马上送去儿科(妹夫一直说的是新生儿科,后来得知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心好慌...”妹夫发了好几次这样的信息,只能安慰他“大医院,安心吧,医生也是照程序办事,安全第一位,脐带绕颈,大概就是这样,没大问题的”。接着就是手忙脚乱的一天,办各种手续,跑上跑下。如果只有爸妈在,那可真是惨了…
等到傍晚,我才按耐不住打电话询问妹妹的情况。打的是妈妈的手机,和妹妹简单说了几句,也是宽慰她别太担心孩子,自己的身体恢复也很重要,要做好孩子随时送回身边,准备哺乳的工作。妹妹完全没心情,全是担忧。她说感觉麻药打过量了,整个下午一条腿都没有知觉,孩子出来也没有反应,医生去拍打过才出声......让她把身体的反应及时告知医生,同时调整自己的心情。有什么办法呢?鞭长莫及呀。即便我能陪护在她身边,我能给予她实质性的帮助吗?这个问题也不是肯定的答案。
03
10月6号,周六。中午打电话给妈妈,得知妹妹自己本身行动不便,撑着去了监护室,想了解孩子的情况。结果护士一问三不知,只能从电脑上查到孩子编号,记录着孩子的喂养及排泄情况。妹妹又担心又焦虑,还觉得委屈受气。我听到也生气,生妹夫的气。4号陪护一天后,他的上课时间就是早出晚归(假期的课程都是整天的)自己的孩子自己不过问,难道医院会主动告知孩子情况?这样早出晚归,当然没办法找到医生。妹妹说,不上课怎么办,没钱怎样养孩子。(后来把这样状况说给夫君,他说我太矫情,不食人间烟火,大概就是不体会普通大众的生存压力,总是太理想化吧)
10月8号,周一。妹夫早上去医院,十点多约谈医生。得知孩子目前各项指标都正常,但国庆假期的有几个抽血化验结果没出来,建议再观察几天(大概就是钱还没用完,再住着吧,就这意思吧)。有什么办法呢,在他们的地盘就只能乖乖听话。下午,得知妹妹的腿没有知觉的问题没有缓解,检查后发现静脉血栓。说目前还小,但也得重视,它是随血液在体内流动的,停在那里,那里就不舒服,若停在重要器官,后果更严重。电话中,妹妹说,真是祸不单行。只能宽慰她。新的科室三人间,陪护人员没地方休息,她心疼妈妈,让妈妈回家,晚上自己一人留在医院,白天家人送饭,探望...
10月9日没打电话也没发信息给妹妹,我怕影响她的情绪。10号下午从公司回来后把车停路边,打给老爸,他和妈妈在家。得知妹妹伤口疼、乳房胀痛、腿不舒适,身体上还是挺辛苦的。加上担心孩子,情绪难免低落,在医院叫外卖,吃很少......(家离医院开车四十多分钟,妹夫每日忙,老爸照顾外甥女放学吃饭)。交待爸妈做好后勤工作,每天送一次饭,去医院看看,同时准备好迎接母子回家。
04
如今小外甥已经8个月了,长得壮实又可爱。妹妹常分享照片给我们,她沉浸在一个母亲的快乐里,很少说自己辛苦。但我何尝不知大龄母亲的艰辛、与婆婆共处的不易、一天24小时被孩子缠住的不自由......
只是,这些是天下妈妈要共同面对的课题,多说无益。还好,妹夫的工作性质让他有较多的时间在家帮忙带孩子,而他也乐在其中。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又能坦然接受和享受过程,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幸运完满的生活。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过:“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年轻过,落魄过,幸福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
而我,愿做那个永远执着于在琐碎日常中发现温度的记录者。我的文字里,有你、有我,有我们共同的生活。
【十年之约第3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