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萱萱:
昨天发生了一些让我想不通又有点儿情绪波动的事儿,你来评评理。
我工作的房间里有个洗手池,是可以调整出水大小的,刚开始用的时候不大不小挺好的,前几天同事把水调小了,他说自己洗手会把水珠弄得到处都是,调小了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
我每次治疗完病人都要去洗手,水调小之后要冲掉洗手液就要花更多时间,所以就跟他说能不能你用完之后把水重新调整回原本的大小,这样不耽误我的时间。
他不觉得耽误时间是什么重大的事情,反而觉得水调小了有利于自己。
后来他就把调整的旋钮扭到最大,觉得这样子我就没意见了,结果今天上班的时候清洁阿姨又把水调小了,比原来的更小。
然后我就问他干嘛弄来弄去,你自己说着调到最大为什么水还那么小,他说昨天下班后阿姨可能调整过,把事情推给阿姨了,我就说这件事一定要问清楚,他觉得我在没事找事,我就说把事情搞清楚又不是惹矛盾,为什么不沟通清楚。
早上的时候他又把水调整到最大,然后也没告诉我调过,导致打开水龙头的时候水把我的衣服和地板撒的到处是,还说我喜欢调到最大,这不就调好了。
我就觉得他这次是故意的,本来把旋钮调整回适中就能正常使用,非要调到最大或者最小,导致使用的时候出幺蛾子。
我当时心里有点生气,本来一件很简单就能做好的事情搞这么多波折,他心里有气也不要用这样的方式宣泄吧。
后来我就学着自己调整想把水流变小变成大小适中的模样,由于水龙头是红外线触控的,旋钮装在墙壁的水管那里。
所以我就先把水龙头打开,一只手摸着水流的大小,另一只手扭动旋钮一点点试探水的流速和大小,调整到差不多刚好的位置就把水关掉,这样就弄好了。
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可我同事就走极端,要么把旋钮转到最左边水流最大,要么扭到最右边水流很细,还觉得自己为我的不满而有所付出。
我就想不明白一个问题,这样的行为算不算是报复心态,我更喜欢和谐的解决问题,他那时候明显是表面上无波无拦而行为上开始暗藏玄机。
把关系搞坏了有什么好处,大家每天都要上班天天见,我可不希望以后见面冷着脸,他不累我都觉得累,把格局放大些岂不是和谐共处。
他觉得水小了洗手就不会把水溅出来,还觉得是洗手盆设计的不合理,我就在想,你为什么不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习惯不好,总把原因怪盗外界,为什么别人使用的时候就不会这样。
这一段有点负面能量哈,希望不会影响你。 其实昨天写早安文的时候有一段摘录想放进来,然后写完的时候又忘了,所以把它放到今天的与你分享。
有朋友向我抱怨,他每天日程排得满满的,忙得团团转,都没时间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我问他都在忙些什么,陪他一件件地数,结果发现好像也没什么。我又问他,忙出了什么结果。他仔细想想,好像也不怎么样,但他仍然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慨,觉得自己的人生很难随心所欲。
有关时间管理,最有名的陈述是:每个人都该把时间花在“重要”的事上,不该花在“不重要但很紧急”的事上。这道理显而易见,偏偏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多数人也认为,想要高效利用时间,关键在于自律和意志力,偏偏这两件事又很难。
其实“忙”这个字,本身已揭示了答案。古人造字很有智慧,“忙”就是“心亡”,心不在了,所以才忙,把“忙”的因果说得清清楚楚。
美洲印第安人也有相同的智慧。他们外出旅行时,每走一段路,就要停下来扎营,为的是“等待灵魂跟上来”。他们认为,人走得太快,灵魂会跟不上,就会变成“有体无魂”的人,那当然是不行的。
用我们老祖宗和印第安人的智慧来看待现代文明,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因为大家都跑太快了,集体的灵魂和“心”跟不上,所以才变得这么忙。现代人普遍患上了“失心症”,当然也造成彼此牵累,所以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地忙个没完没了。
有关“心”,大家当然也知道很重要,不是常说要“倾听内心深处”的呼唤吗?无奈多数人即使想听也听不到,因为心在十万八千里处,早已不跟人在一起,怎能听得到?所以,想要不忙,想要管理好时间,最重要的功课就是“把心找回来”!
时间管理是人生头等大事。因为人世间有诸多不平等,但相对平等的事,是大家都拥有一样的时间。说得更清楚一点,每个人所拥有的当下,你用来做什么,完全由你做主,人世间的自由平等尽在于此。
“当下”这一刻,你要怎么活?是让别人帮你活,还是自己做主来活?是任由感官、妄想、习性或环境带着你活,还是“用心”来活?这是你人生唯一重要的决定。说得严重点,人的心不在,就不可能活在当下;而不在当下,基本上就没真的在活。
有了这样的了解,就知道“忙”的反面不是“闲”,而是“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是人生唯一重要的事,你的心在,就会带着你的生命前进,前进到有力量,也会带动别人的生命一起前进。除此之外,都不过是原地转圈圈,所以才说“忙得团团转”,白忙一场。 你在忙些什么?忙的时候心在不在?要不要停下来,把心找回来再上路?不妨问问自己吧!
我觉得这段话如一记警钟,看完就开始反思自己有没有带着心去做事和做人。
有时候一件事情不知道想不想做,只知道没做完所以必须去做,你有没有试过这样的情况?
我们很难避免只做那些愿意去做的喜欢的事情,不能不做不愿意的事情,但是洞察自己内心的情绪很关键。
如果在发现有小情绪的第一时刻就觉察,然后把情绪安抚好再去做不得不做的事情,也会觉得时间好过一些。
活在当下说的简单,其实很多人都做不到,包括我自己也没能时刻与心待在一起,脑海里的杂念太多,一不小心注意力就跟着乱窜。
心就像一个稳定的内核,所有的行为都围绕着这个轴转动和展开,如果一件事情违背本心,做事的人会很难受,因为这跟她的良知背道而驰,这方面人生路上还要慢慢参透。
我昨晚也是放下手机很久才睡着,不过今早起来的状态还可以,目前感冒差不多完全好了,还有一点点鼻音,鼻涕和咳嗽都没有了。
前两天看到一个新闻说是xg又有新变种,这次的不会发烧也不像感冒,会有上肢疼痛和轻微的身体不舒服,要拍片才能看到肺部被感染,说起来比原本的更难预防。
你那下雨多吗?昨天才听一个姐姐说她那里发洪水了,不知道是哪个城市,最近天气很奇怪,都在高温,有的地方总是下雨,有的地方总是干旱。
我觉得写的不好也可以公开发出去呀,也不一定每一条笔记都有人看,不要有心理负担哈,而且有时候是幻想做事的结局不理想导致不敢行动,实际上行动起来才发现没有那些不好的结局发生。
这个活动共有六道菜,这周的事肉骨茶面,我看到操作步骤也觉得太简单了,出乎意料,不过也放下担忧,这下子不怕做不好了。
那位姐姐以前吃了十几年中药调理,所以不想吃了,目前就是西医为主,之所以看心理科,因为她一方面有抑郁和焦虑,这方面的药物也有镇定睡眠的作用,很多失眠的人都在精神心理科开药吃。
我也觉得她在那样的环境里容易被别人影响,不过她说三天可以回家一次,平时医生不查房的时候也可以溜出去走走,相对来说很自由了。
对了,我昨天看书时又看见说要养成随手记录的习惯,这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
其实这个方法看见过很多次了,可每次都不能实行起来,觉得太麻烦了,写一条花掉十几分钟甚至更多,事后写作时又不一定用得上。 可昨天突然就觉得该养成新的微习惯,不能让自己一直待在舒适区,想要走写作的路总要投入时间,不只是创作的时候是写作,看书、记录灵感也是写作的一部分,是这所房子的地基。
所以后来就写了第一条记录,很短,目前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但先从每天一条开始,开始观察身边的人,把一些所思所感及时的写下来,有时候想写了却忘记了,然后就会后悔灵感的溜走。
早安心语:别人选择什么样的说话态度跟我交流,我改变不了,但是我能稳定自己的情绪保持心平气和就是进步。
早安
爱你的云清雪
2024年7月25日
文末放上昨天在美食群里小伙伴们做的肉骨茶面,有人放了虾、肥牛、八爪鱼,也有人放了番茄,我看着就很想亲自制作,恨不得时间快点飞到周六,你喜欢哪一款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