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儿时过年

儿时过年

作者: 海光_HG | 来源:发表于2018-02-14 19:12 被阅读0次

又到一年过年时,随着年龄的增大,往往这个时候对过年的期盼就越低。不知道是因为我们长大了,还是年味变得不那么浓了。

儿时的过年,总是在还没有放寒假时就早早的开始盼望着了。对于那时候的我们来说,过年意味着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饭菜,有压岁钱和玩具。不用上学,还有这些美好的事和物,所以过年给儿时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回忆。

放鞭炮

我觉得儿时最能体现年味的一个象征,就是放鞭炮。那时候过年走亲访友时,都会带上一些鞭炮,到亲友家门口,点评一串,用这一阵"噼里啪啦"的炮竹声,告诉主人有客人来了。当客人离开走出家门时,主人也会在门口点上一串鞭炮来送客。所以那时乡村的空中总能有此起披伏的炮竹声回荡。而我们小孩子,人手一根香,点着从鞭炮堆里捡来的那些哑火的炮竹,不亦乐乎。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环保和消防等因素,鞭炮已经基本也减少消失了。

拜年

在我们小时候,过年时的拜年,或者说走亲访友和现在的感觉完全不一样。那时候交通不方便,出门基本靠走。所以很多亲戚都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相互走访。父母过年行程安排也都安排的满满的,基本上就是一天就去那么几个亲戚家,然后在亲戚家吃顿丰盛的饭菜才有力气去下一家拜年。我们除了来吃可口的美味,就是期盼着离开的时候能收到过年红包。现在因为交通便利,家家户户也都有车了,而且到亲戚家拜年也就是喝杯茶就走了,基本上一天就能走完以前四五天才能走访的亲友。其实,我觉得这也是一件好事,效率提高了嘛。

露天电影

小时候,在乡村根本不知道有电影院这个词,那时的露天电影给了我们孩童时最为美好的回忆。平常村里相对有钱人家里有喜事才偶尔能看到的露天电影,在过年时期,从小年开始就一直联系放映到元宵左右。在过年这段时间的连续放映则让每个小孩子大呼过瘾。那时候的过年比现在冷得多了,但我们的热情依旧不减,在零度左右的寒冷天气,和邻居的小伙伴带着小弟早早的到广场上占据有利位置。很多那时候经典的影片,都是小时候在露天看到的。后面,我们慢慢长大了,露天电影也慢慢地从千人空旷广场转到只能容纳几十人的小宫厅,直至消失。

时代在发展,我们也在成长,过年的方式也在变化,这种变化也是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体现,但我们对于过年的情节却没变。

相关文章

  • 儿时过年

    时间由着自己的性子不急不慢,曾在艰难境遇中希望他快快流逝逃离苦痛折磨,也曾在无数个时刻幻想着停留美好。但他始终由着...

  • 儿时过年

    又到一年过年时,随着年龄的增大,往往这个时候对过年的期盼就越低。不知道是因为我们长大了,还是年味变得不那么浓了。 ...

  • 儿时过年

    裴新民 小孩儿盼过年,一进腊月,小时候就开始每天掰着手指头算着过年还有多少天,因为那时候只有过年才有好吃的,好玩的...

  • 儿时过年

    腊月里的一天,孩子上完网课,从手机提交完作业,便问我,我小时候的年是怎么过的,作业有没有他们多?上不上网课?让不让...

  • 儿时过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虽说每年过年都一样的热闲,但如今却少了儿时过年那份浓浓的年味了。 ...

  • 过年蒸馒头

    儿时过年,有很多的习俗,杀年猪、扫尘、蒸馒头,都是儿时过年的习俗,那是儿时过年隆重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这几个习...

  • 忆儿时过年

    吉林/吴冰 梅绽枝头香几里, 雪埋沃野润良田。 门贴福字增吉庆, 窗挂风铃招喜钱。 戴绿穿红街巷跑, 揣鞭点炮往来...

  • 儿时过年回忆

    小时候,父母一年到头工作很忙,只有过年时那一两天能在家一起吃饭,对于我来说是最幸福期待的时候。 过年时会有几件事是...

  • 话儿时过年

    沥沥淅淅的雨夜,站在阳台看到马路牙子上小野猫跳跃的影子。回到屋里,有温柔音乐,无工作琐事,原本想象中最美的...

  • 忆儿时过年

    难忘儿时盼过年, 生活困窘心里甜。 几块糖果姐弟分, 一挂小鞭拆开燃。 一个双响窜天上, 两声脆响绽开颜。 几块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过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netftx.html